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闾丘露薇批柴静"表情帝":记者表情应是中性的

2013年01月22日 10:33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0)

  闾丘露薇发文“三连批”

  质疑柴静“表演式”采访

  “记者应把自己隐藏在新闻背后”

  作为一名央视电视新闻的记者,柴静近日频繁出现在娱乐版面的头版头条。先是新书《看见》火爆销售,后是曝出与知名摄影师的婚讯,网络上关于柴静的争议越炒越热,谈论的焦点也渐渐从她的私生活蔓延到本职工作上来。20日晚,凤凰卫视知名记者、主持人闾丘露薇在博客上发表了《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的博文,文中就柴静在公开场合上的观点一一反驳,并直指柴静并不是一个称职的电视新闻记者,而是一个安全讨巧受益的媒体人。而之前在网上不厌其烦地曝光柴静过往情史的专栏作家木子美以及“好事儿”的著名编剧宁财神,也参与了这次“混战”,顿时网上掀起了一场“如何做新闻”的行内问题大讨论。

  一批柴静“表情帝”

  “电视记者的表情应是中性的”

  专栏作家木子美在微博中转发一名网友对柴静采访姿态的评价:“大量的反打和全景镜头把她采访中标志式的蹲、抱、皱眉充分表现。”就此,闾丘露薇在博文中表示,她认为新闻栏目的记者应当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背后,电视记者不该去塑造镜头前的自身表现,“面对任何人,反打镜头上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

  二批“采访是一场抵达”

  “一个人再有名,没新闻点就不该采”

  除了暗讽柴静的“表演式”采访,闾丘露薇还就柴静的新闻观点予以反驳。去年10月,柴静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的题目是“采访是一场抵达”。而闾丘露薇却写:“有人说记者采访是‘一种抵达’,我想了半天,就是不明白。”她认为采访就是提问,看清事实,找出原因,对新闻采访的要求就在于要有新闻点,“一个人再有名,如果没有新闻点,那就不是新闻记者应该采访的对象。”

  三批“记者关心新闻中的人”

  “关注人安全讨巧,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

  柴静新书《看见》的自序中提到她做新闻关心的是“新闻中的人”,并指出是这句话把她推到今天。闾丘露薇则对此这个说法存疑:“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闾丘露薇认为如果只是关注人而不去寻求这个人的遭遇背后的原因,那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合格的:“关注人安全讨巧,但是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却不是公众。”

  业内人士、知名人士“列队”讨论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采访?”

  闾丘露薇在博文中连续就柴静“表情式”采访以及在做新闻过程中的两种观点一一反驳,引来了很多业内外人士的热议,而“新闻人内讧”之声喧嚣尘上。

  知名编剧宁财神也加入了探讨队伍,他转发了闾丘露薇的微博称:“说柴只关注新闻中的个体,而非原因,对。但无视环境与现状,冒充外国人,错。”闾丘露薇反驳:“说到环境和现状,关注新闻事件本身和追寻背后原因的内地记者太多了,出色的报道也太多了,不是装老外,是看到很多同行的专业表现。”对此,宁财神只发出了一个诘问:“在央视那个平台,有哪位?”而有很多网友认同闾丘露薇的观点,对柴静的“表情采访”予以反感。也有业内人士称柴静只是“文艺范儿浓”的记者。

  闾丘露薇坚持己见

  “我有责任表达我的观点”

  昨日下午,闾丘露薇在微博上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我对批评个人没有兴趣。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一个新闻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有责任表达我的观点,也希望大家对于新闻这个行业更多讨论。”

  沈阳晚报记者 张宁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