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雾霾引发的文化现象:莫奈创作浓雾中的英国议会

2013年02月07日 15:3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多诺拉雾霾博物馆

  描绘雾霾中英国议会大厦的莫奈画作

  雾霾是美国艺术家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新德里的雾霾天气直到今年1月仍在继续

  杰 夕

  2月4日的北京,立春。久违月余的蓝天重现京城上空,曾被浓重雾霾笼罩的人们,纷纷摘下口罩,酣畅淋漓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2013年开年,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便是“雾霾”。让中国的环境污染和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再次引起关注。

  事实上,工业革命后世界很多城市都曾经体验过“雾霾之殇”。刺鼻的浓雾最初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象征,引发了多种奇特文化现象,刺激了艺术家们的创作,大雾之下,莫奈的英国议会系列作品、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纷纷问世。直到雾霾危及人类生命后,血的现实才让人们意识到雾霾的可怕,一系列调查研究开始推进,雾霾博物馆也悄然走进人们的视线……

  多诺拉:为烟雾事件建立雾霾博物馆

  1984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小镇多诺拉发生一起恶性烟雾事件。小镇地理位置特殊——坐落在一个马蹄形河湾内侧,两边高约120米的山丘把小镇夹在山谷中,又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由于小镇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有毒有害物质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有毒害之气体,引起各种不良症状,以致暴病成灾。

  据统计,此次烟雾事件导致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胸闷、呕吐等,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

  2008年10月,为纪念在多诺拉烟雾事件中的死者,并提醒人们时刻注意保护环境,多诺拉雾霾博物馆正式建成开业。这家博物馆位于多诺拉第六街上一座临街建筑里,博物馆中展示了多诺拉烟雾事件的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此外,博物馆还通过举办趣味运动会和戏剧演出等活动向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据介绍,该博物馆还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将博物馆的展品电子化,在网页上展出,以期世界各国民众能够以多诺拉烟雾事件为戒,珍惜、保护环境。

  伦敦:雾霾刺激了文人墨客的创作

  浓雾虽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天敌,但浓雾笼罩下的迷幻景色,却曾经是英国大批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著名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曾于1900年至1905年之间居住在伦敦,深深被伦敦的浓雾、泰晤士河上的桥梁和古老的伦敦式建筑所吸引,创作了以当时英国议会所在地——威斯敏斯特皇宫为主题的系列作品,这一系列画作的大小和视角相同,都是从莫奈当时居住的圣·托马斯医院的窗户中看到的威斯敏斯特皇宫的景象,只是画面所表现的时间和天气不一而已。

  狄更斯更是提及“雾”便不能省略的文学巨匠。1838年,他以雾都伦敦为大背景创作的写实小说《雾都孤儿》成为传世经典,在他的笔下,孤儿奥利弗历经苦难终于查明身世并获得幸福的故事,像是浓雾形成、聚集,随后散去的过程一般。

  直到1952年岁末,英国伦敦发生了震惊全球的“烟雾事件”,人们才恍如从梦中惊醒。这一年的12月5日,持续数日的无风天气使得位于泰晤士河谷的伦敦被浓雾包围,习惯了浓雾天气的伦敦市民并没有意识到一场灾难即将降临,黄褐色的烟雾导致伦敦街道交通事故频发,不久,除地铁之外的所有交通工具出现瘫痪,人们在浓雾中难辨方向。在有些街区,人们甚至无法看到自己的双脚。持续的雾霾天气使得伦敦城咳嗽声四起,各大医院人满为患,排队的人群看不到尽头,迷失在街道的救护车需要用火把引路才能勉强前行。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资料记载,雾霾使得英国的演艺活动受到很大损害。由于浓雾涌进室内,致使观众席上的观众无法看清舞台上的表演,世界著名剧院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曾不得不临时中断了演出。

  英国政府随后公布的报告显示,从12月5日到20日之间,伦敦至少有4000人死亡,到1953年底,这一数字上升到1.2万。

  1953年,英国政府成立空气污染特别委员会。1956年,一项“清洁空气议案”在议会通过并最终成为1956年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清洁空气法案》,此后,还曾数次修订与完善。根据该法案,雾霾期间公众只能使用无烟燃料,气象部门需对雾霾进行提前预告,在城区建设无烟区,大力推广无烟燃料,制定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目标及达标方法,制定地方空气质量管理办法。

  马斯河谷:雾霾催生空气质量关乎健康研究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闻名世界。世界上第一起雾霾引发的严重空气污染事件在这里发生。

  这一年11月1日,比利时境内出现浓雾天气。位于小城于伊到边境小城列日绵延15英里的马斯河谷地区出现了逆温现象——本应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气温出现了升高,阻碍了空气的上升运动,使得接近地面的空气中杂质和废气停留原处。更可怕的是,在这15英里的河谷旁,耸立着4座炼焦炉、3座炼钢厂、4家琉璃厂和3座锌熔炼炉……河谷被90多米高的山峰围绕,这些山峰要比化工厂的位置高出30米。面对逆温现象,工厂没有停止运营,浓烟从烟囱中不断冒出,河谷很快就被刺鼻的化工废气包围。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工业废气的味道,但随着烟雾天气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感到不适——咽喉疼痛、眼酸流泪、呼吸短促、咳嗽胸闷、恶心呕吐。浓雾的第3天,有6000人患上了呼吸道疾病,第5天浓雾逐渐散去后,共有65人在这次事件中丧生,其中大多居住在河谷东岸。虽然死者中大多数是本身患有呼吸道或心脏疾病的老人,但健康的青壮年也深受其害,根据当时的相关报道,曾有患病数小时后便宣布死亡的病例。大量的鸟类、老鼠和牛羊也在烟雾事件中丧生。11月6日,烟雾散去之后,人们的健康逐渐恢复,死亡也戏剧般地戛然而止。据统计,因为烟雾事件,这一地区的死亡率骤升至以往的10.5倍。30多种化学气体被认为是致病和死亡的因素,比利时政府事后成立的调查组认为二氧化硫是最致命的原因。

  由工业、地理位置和天气原因共同导致的此次事件,开始引起了人们对大气环境的担忧,进而推动了诸多有关工业废气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应该说,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最早始于马斯河谷雾霾事件之后。

  洛杉矶:雾霾成为涂鸦主题

  洛杉矶是美国著名的雾都,曾多次被评为美国雾霾最严重的城市。不可思议的是,不少人对雾霾的危害依旧麻木。直到如今,一些艺术家仍然乐此不疲地以“雾”这个自然现象作为创作灵感。一个名为Art Smog的网站集结了艺术家们以美国雾都洛杉矶为背景的摄影作品。在洛杉矶,很多街头涂鸦作品也都以雾霾天气为主题。在美国的艺术拍卖网站上,人们也不难找到以雾霾天气高耸的烟囱为主题的艺术品。

  多数民众对雾霾的清醒认识,还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事情。事实上,直至2007年,洛杉矶仍然位居美国雾霾排行榜中的榜首。经过长达70年的抗争,洛杉矶的空气质量的变化引人注目亦引人思考。

  上世纪40年代初,因商业和旅游业繁华起来的这座港口城市开始出现雾霾现象,同雾都伦敦不同,洛杉矶的雾霾仅出现在干燥晴朗天气的中午和傍晚,从远处望去,人们发现一片淡蓝色的烟雾笼罩在城市上空,也曾成为有些人眼中的特殊风景。浑浊的空气让人出现眼睛干涩发红、咽喉肿痛、胸闷头晕等症状。雾霾也逐渐影响了洛杉矶的城市旅游形象。1943年后,雾霾现象更加严重,导致距离洛杉

  100公里之外的高山上松树死亡、柑橘减产。研究表明,这一现象是因盘旋在城市上空的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经强紫外线照射产生光化学反应,转化为带有剧毒的光化学烟雾所致。1947年,洛杉矶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开始着手通过立法建立突破州界限的区域环境管理框架,洛杉矶随后建立了自己的空气污染管控区,对造成空气污染的工厂、燃油、焚化炉等进行管控。此外,还积极推进《空气清洁法案》的立法,参与制定排放气体标准和汽车制造标准等规则的制定,并对一些有关雾霾致病问题的研究给予支持和推动。如今,洛杉矶人对雾霾的记忆已经慢慢淡化,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成为各国游客对今日洛杉矶的印象。

  新德里:媒体关注雾霾,呼吁人们觉醒

  呼吸困难、眼睛刺痛——2012年11月,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民众被浓雾折磨。透过灰黄色的空气,太阳光微弱地照射着大地。提早到来的寒冬导致气温骤降,高湿度和无风的天气让新德里的空气犹如用粉尘和化学气体调制成的鸡尾酒一般。

  事件发生后,印度政府却开始踢皮球般地推卸责任。新德里政府部门经调查称,此次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于周边地区的农民在清理田地时燃烧秸秆造成的,而周边地区相关负责人却矢口否认应对这一事件负责,最终印度科学与环境中心表示,发生雾霾的重要原因是新德里市区不断增加的汽车,这些汽车中60%为柴油发动机,汽车尾气才是罪魁祸首。该中心专家阿奴米塔表示:“情况非常危急,印度的空气污染正在不断恶化,我们没能用更加合理的节奏控制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在机动车的需求方面。”据悉,新德里每天增加的新机动车数量为1000余辆,交通堵塞不断加剧,高峰期每小时只能前行5公里至7公里。新德里是印度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人口数量和汽车占有量不断攀升,工业发展迅速。据印度科学与环境中心监测,过去10年间,新德里空气中粉尘浓度增加了50%。

  印度媒体表示,政府应该迅速制定严格的方案以抑制环境进一步恶化,应出台汽车生产和尾气排放标准,不符合规定的车辆严禁进入城内。该媒体称:“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们该觉醒了,否则,我们都应做好准备,时刻戴着面具在城市里呼吸。”

  中日友好医院:

  雾霾天气必须采取防范措施

  “近日,前来就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有所增多。”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郭诗东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不能确认病患增加与雾霾天气的必然联系,但建议公众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污染物加重时,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会增高。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雾霾笼罩时气压较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这时易感到胸闷。潮湿寒冷的雾和霾,还会造成冷刺激,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年老体弱者,千万不要在雾霾天出门,以免发生意外。

  “重度污染的空气清洁度低,含有大量的尘埃、污染物、微生物等,可对人的呼吸道产生刺激。”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内科主任林江涛教授接受采访时介绍。大雾有非常强的吸附力,能吸附大量对人体有毒害的酸、碱、盐、胺、酚、病原微生物等物质,然后形成包括飘尘、细颗粒物及悬浮颗粒物的雾核,这种东西极易被人吸收。这些有害物质会刺激人体的敏感部位,容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一些过敏性病症。(本报记者 宋佳烜)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