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古老祀张祭仪"跳五猖" 融合阴阳多元思想
中新社安徽郎溪2月15日电 题:古老运河的祀张祭仪“跳五猖”
中新社记者 王雪
初春凌晨,古老的人工运河——胥河南岸的村落里人声鼎沸,上至耄耋老者,下至总角稚子,披红挂绿,抬轿敲锣,100多人浩浩荡荡登车出发。
正月初五是胥河南岸周姓、倪姓人家的“大日子”,两姓人家开始转场演跳祖传数百年的祀张仪式“跳五猖”。“张”为西汉张渤(又称祠山大帝),因治水功绩等,逐渐被神异化,并发展出名目众多的张渤信仰习俗,“跳五猖”即为其一。
上午10时许,梅渚镇镇心路街心两旁密密站满人,街道一侧搭了简易的香火桌,善男信女们虔诚地奉上“红包”,燃起香火,跪拜在桌角处,恭请神灵的到来。
几个古装汉子举着“肃静”、“回避”的大木牌,带领大队伍出现在民众的视线中。紧接着,小兵们在一阵细密的鼓声中“热场”;数分钟后,判官、和尚、道士、土地演跳,然后五猖神上阵。整个过程持续了十来分钟。
对“跳五猖”祭仪研究逾20载的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傩戏研究会理事茆耕茹告诉中新社记者,如今演跳十多分钟只是个零碎片段。“仅仅是到人家去祝福下,搞个红包就走。它现在已经不像样子了。跟原来的主旨、原来的祭祀目的没有任何联系。”
“跳五猖”仪式中共有十三神身,其中,东、西、南、北、中央是正身,称五猖神或五方神,它们按照古代阴阳五行属性木、金、火、水、土配以五色和占位。另有道士、和尚、土地、判官为四副身。仪式开始后,角色们按照规定的破神场收灾降福阵、双行五谷丰登阵等六大阵式上场演跳,全套耗时1个多小时。
“跳五猖”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构筑,融合巫、傩、道、释等多元思想。全套祭仪旨在通过演跳,向张渤及其麾下的五猖神祈求水患、旱灾平息,驱除不吉,和合阴阳。
2012年,周家村“跳五猖”传人、百岁老人周继奎去世,现年79岁的茆耕茹就成为现今唯一懂得该祭仪全场演跳的在世者。
茆耕茹说,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当地做了祭仪全场演跳录像外,“他们再也没有搞过全场了”。如今演跳阵式的人并不懂在表演什么,“只知道是祖传下来要这么做”。
据茆耕茹介绍,依史料记载和传统惯例,“跳五猖”应于“祠山大帝”张渤的诞辰日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彼时,村里年轻人多已离家打工,祭仪难以举行,如今“跳五猖”被挪至正月初五等春节期间某日。
观念陈旧、懂技艺的老人不断去世、年轻人疏于学习等诸多因素正在拖拽着“跳五猖”祭仪走向衰落,但古老运河旁的民众仍对“跳五猖”祭仪怀有热情。
“发展‘跳五猖’祭仪需‘走出去与现在舞台结合,与旅游项目相结合。’”梅渚镇文广站站长程寨军说。对于“跳五猖”的未来,程寨军和茆耕茹都认为它可以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中获得新生。
茆耕茹打算近日再赴“去过无数次”的周家村,给当地人讲讲“跳五猖”祭仪,并按照非遗保护的要求——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好好给他们整一下”。
茆耕茹的计划已有雏形。他说,胥河是春秋时期伍子胥奉命开挖,可据此设计伍子胥纪念堂,以之为平台,把当地“跳五猖”、“大小锣鼓”等特色文化项目都纳入,成立公司共同发展。
初五这天,周、倪两族“跳五猖”祭仪老人——86岁的倪胜根和74岁的周永红跟着队伍跑了若干个演跳点。周永红说,以前是200多户人家,每户出资5元让他们搭台“跳五猖”。现在有人逢年付费请他们“跳五猖”,“现在比以前好多了”。
他们最希望有一天可以到北京去表演。但眼下,他们盼望快点筹到钱,翻修供奉主神张渤及五位五猖神的五猖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