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美学家蒋勋新书解读“云门·九歌”(图)

2013年03月15日 09:13 来源:信息时报 参与互动(0)

云门舞集《湘夫人》。 刘振祥 摄

书中插图:湘君与湘夫人萧云从 绘

《九歌:诸神复活》封面

近日,台湾著名舞团云门舞集带其经典之作《九歌》在大陆巡演,将于本月22日~23日来到广州。台湾美学家蒋勋的《九歌:诸神复活》也于近期出版。

无人不知屈原以及因其衍生的端午节,但同为经典,屈原的《楚辞》及其中的名篇《九歌》的影响显然远远不及《红楼梦》《白蛇传》等经典。蒋勋认为,《九歌》里的东君、云中君、湘夫人、大司命、山鬼,对一般人而言还非常模糊,“事实上,大家都很清楚,仅仅是文字,经典的影响力一定还是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读者群中。”在书中,蒋勋以“神话”二字为入口,运用坚实的美学基础,分别从神话、图像与舞蹈三个角度立体呈现出《九歌》素朴而旺盛的生命力。随着“云门舞集”版《九歌》的即将到来,结合蒋勋的新书,倒是可以作为一次全方位普及屈原《九歌》的大好机会。

两千年前,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九歌》,这些诗歌原为楚国民间在祭神时演唱和表演,屈原将其改编,写成格调高雅的诗歌。两千多年后,台湾现代舞图“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将其进行了重新改编,以远古诗篇作为想象力的跳板,呈现一场剧场和舞蹈融合的现代祭神仪式。

蒋勋指出,在云门所改编的经典中,《九歌》时代最早,早过清代的《红楼梦》,早过宋元成形的《白蛇传》,它彻头彻尾是一篇神话,好处在于,神话不管再古老,永远都具备着最现代也最新的解读可能。《九歌》是云门届满二十周年的重要作品,在林怀民一系列创作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林怀民在专门为《九歌:诸神复活》撰写的序言中说明了改编《九歌》的缘起,“童年时代,白娘子透过漫画、《七百字故事》、各种戏曲和电影,成为一位可亲的女子。同样的,我觉得宝玉、黛玉、宝钗、熙凤都是我的朋友,我也在某些朋友中找到他们的影子。而在江边散发苦吟的屈原,对我而言始终是个谜样的人物。我的好奇最后逼着我要去把云中君、湘夫人这些《九歌》中的人物搬上舞台。”

“云门·九歌”以屈原的诗篇为基础,分为《迎神》、《东君》、《司命》、《湘夫人》、《云中君》、《山鬼》、《国殇》、《礼魂》8章。舞台上一直有一名穿着现代西装的男子,手里提着旅行的皮箱,打着一把伞,在舞者演出的同时,穿梭于舞台各个角落,仿佛时刻提醒着观众这不是《楚辞》的《九歌》,而是“云门·九歌”。

蒋勋在书中记录了云门舞集《九歌》的创新、改编过程和最终意义,通过大量图片让读者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以及舞蹈呈现出的震撼效果一目了然,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追索舞作的根源。蒋勋认为,《九歌》诸神还停留在文字描述上,像“山鬼”,美术的造型就并不一致,其他诸神如“云中君”,如“大司命”,也一直面目模糊,因此“云门·九歌”几乎是第一次在舞台上赋予诸神清楚的造型与鲜明的个性。他解读到,“云中君”是“云门·九歌”最美的一段;“湘夫人”显然已经不再只是关心两千年前的遥远神话,而是书写着今日现代可能还存在的女性孤独议题;没有人知道两千多年前楚地的迎神祭神仪式如何了,此剧借助亚洲许多还存在的原始仪式、原始祭典、原始歌舞,让《九歌》诸神一一复活了。信息时报记者 陈川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