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埃及神庙被涂鸦:这样的"涂鸦"会遗臭万年

2013年05月27日 15:22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浅浮雕上惊现“到此一游”。 (资料图片)

  ○ 苗蛮子

  丁锦昊火了,火得惶愧,火得无耻!

  据说,卢克索神庙已具有3000多年历史。如今,将同样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汉字,以及“到此一游”背后的国民素养,一齐刻于这座埃及古迹上,这大致也算是中国人“创造”出的另一个“奇迹”。对于这个“奇迹”,网友“空游无依”说他们试图用纸巾擦掉,“但很难擦干净,又不能用水”。其实何必呢,让它“立此存照”好了,毕竟若干年后,“丁锦昊到此一游”,想必也是文物吧。只是这样的“文物”,不会万古流芳,只能遗臭万年。

  具有中国特色的“某某到此一游”,漂洋过海到了国外。许多国人对此的反应,和此前媒体报道的“国安是冠军”现身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以及国外一些公共场所出现的“请不要随地吐痰”、“请注意文明举止”等汉字提醒一样,无一不表现出愤愤然、惊诧莫名的样子——“丢脸丢到国外了”“为同胞感到耻辱”……于是,发微博、晒照片、群情激昂、口诛笔伐、人肉搜索等等已然烂熟的批判路径,再次呼啸而来。

  一个同胞跑到国外亵渎了人家的文物,国人终于没有表情麻木,而是齐声谴责起来。如此反应,似乎该是好事罢?然而我所看到的,这种反应更多的不是基于爱护文物,而是“脸面”——当然,这在一些国人眼里,大概算是“爱国”了吧?在我们这里,这大致也算是一项传统:事情一旦上升到了“爱国”的高度,影响到了“国家脸面”,性质就迥然不同了。如果“到此一游”这几个字,刻在国内的文物上,大概是见怪不惊的“小事”,而刻在埃及古迹上,却是舆论沸腾的国际新闻了。比如今年2月,故宫一口大铜缸也惨遭游客题字,又何曾引起舆情汹涌,乃至有人“试图用纸巾擦掉”?至于当事人公开道歉的例子,就我目力所及,感到似乎还是个传说。

  相较于一些国人“丢脸丢到国外”的惊诧莫名,这则新闻让我惊诧的地方在于:据资深导游介绍,在埃及神庙浮雕上涂写“到此一游”,已经触犯了当地法律,一旦被发现且情节严重,还有可能要判重罪而坐牢。反观我们这里,在文物上刻字题词,实在是无须较真的“小事”,至多只是一种用口水批一批的所谓“不文明陋习”;当然,在中国刻划、涂污文物也属于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文物保护法》中也有一些诸如“拘留十日、罚款五百”这样轻飘飘的相关规定,但即便如此,执行效果似乎并不见佳。

  这样,当“到此一游”的行为没有得到认真严肃的惩处,长此以往,人们也就习以为常,别说口诛笔伐,就连讨论的心情都没有了。在这种集体无意识之下,这种陋习于是也就流播到了国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埃及神庙里的“到此一游”,并非只是“丁锦昊”一个人的罪与罚。在这出“洋相”里,社会、相关部门以及家庭,无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如专家所说,“到此一游”的心理基础是炫耀。很显然,这种炫耀,看似是炫富,其实质却是毫无底线的炫丑;看似为了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而实质却是内心的虚弱和不自信。显而易见,一个人哪怕是享受了世界范围内最奢华的物质,到过世界最远最漂亮的地方,却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是文明者和高贵者。

  学者崔卫平曾说过:“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无疑,极具中国特色的“到此一游”,既是个体素养的疮疤,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试纸。因此,就本案来说,我们不能陷入对他人的责难,而忽略了自我省思。也只有人人洁身自好,我们才有资格去指责那些“歧视性”的提醒。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