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踏草鞋背大刀抗战 烟杆上标"不除日寇不回乡"
卢沟桥的枪声,震惊寰宇,激起了全国抗日的热潮。1937年开始,川军征战前线,谱写为民族而战的历史新篇。
抗战炮火打响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川军整编为七个集团军,奔赴抗日战场。1937年9月,川军分别从川北大道和川东大道出川,前往抗日前线,转战南北,参加了大小战役二十八个。广大官兵屡挫敌顽、战功卓著,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等都有川军的身影。
虽然川军的装备差强人意,但简单的装备却创造出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探访建川博物馆,通过馆藏部分川军装备,还原当时每位川军战士带着斗笠、蓑衣、“老套筒”步枪奔赴战场,杀敌建功。
绑腿草鞋川军标配
奔赴前线
奔赴抗战前线的川军士兵,装备极其简陋,上穿破旧的军衣,下着短裤、绑腿,脚穿草鞋,手握“老套筒”步枪,身背大刀、斗笠、背包,徒步行军奔赴抗战前线。据了解,川军整体装备都非常不好,士兵每人仅有粗布单衣两套、单被一条、草席一张、草鞋两双、斗笠一顶,又多在黄河以北地区作战,几乎不能御寒。
草鞋
脚下的草鞋是川军的标志性特征,一个个川军战士也穿着这么一双编织的草鞋走遍了大多数战场,寒冬腊月,也是靠这样简单的装备抵御寒潮。建川博物馆一张牺牲的无名战士的照片显示,当时他用草绳扎着两件单薄的外衣御寒,脚上穿着一双草鞋。而日军在这方面的装备,包括绑腿、皮护腿与长靴,甚至还有4块玻璃组成防风镜。
斗笠
偌大个斗笠加上蓑衣,基本可以覆盖到一名单薄身材的川军战士整个身体。
粮草
当年,士兵每日吃两顿饭,其中一顿是稀饭。日军106师团记录显示,日本士兵每人每天640克精米,200克精麦,150克罐装肉,20克浓缩酱油,而军马则是每天大麦2.5公斤,食盐30克,其他饲料则就地搜集。
缺乏现代化运输装备,据建川博物馆资料图片记录,川军部队向前线行进时,用的是原始独轮车作为运输工具。
烟袋上也写着
“收复失地”
“双枪兵”
川军史称“双枪兵”,川军士兵都喜欢吸“叶子烟”,吸旱烟以提神。抗战时,在烟杆上也标识:“中华男儿上战场打日寇”,“旌旗一片立功劳,万马军中赴战场,马上官长传下令,不除日寇不回乡”。烟袋上也写着“收复失地”。
“汉阳造”打两枪就拉不开枪栓
一个连也配不了一挺机枪
由于部分川军严格说来是地方武装改编为的中国正规军,部队的装备、军事素质和待遇,都不能和国民党中央军相提并论。更没有交通、通信、补给、卫生等装备和器材。武器上,川军的“老套筒”“汉阳造”步枪都不多,很多是满清留下来的“老毛瑟”,和大量四川土造的“单打一”七九步枪。
出川前,还有下面的旅长团长自筹资金或自掏腰包在市场买枪买炮,补充武器。所有的川军中,要数主力刘湘的部队装备最好。刘湘在1928年以后曾经三次大规模进口外国武器,在汉阳兵工厂购买数千支步枪及几百万发子弹,还通过自己的武器修械所与地方工厂自造和仿造过大量武器。
老套筒、汉阳造
据建川博物馆老照片,奔赴山西战场的川军装备仅为老套筒步枪和大刀,英勇杀敌,气势豪迈。
据报道,在抗战期间,中国军队装备主要有“七九”枪。今天汉阳造步枪被称为中国第一枪。参加过抗战的老人大都知道,“七九”枪的伤口进去的眼小,出来能带出一块肉。
“老套筒”和“汉阳造”实际上是对中国汉阳兵工厂所仿制的德式1888“委员会”步枪的俗称,之所以称为“老套筒”,是因为早期的进口型和仿制型的枪管外,套有一个约1mm厚、隔热用的钢制套筒。
“老套筒”即初期的“汉阳造”。简而言之,“老套筒”因其外观而得名,“汉阳造”因其产地而得名。从清末投入生产,直到1944年“汉阳造”的生产长达半个世纪,据现存的生产记录和文献记载再根据枪号推测,可以确定“汉阳造”的总产量在一百万支以上。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下的汉白玉浮雕中,都出现了汉阳造的身影。
“汉阳造”有时候打两枪就拉不开枪栓。质量上不合格还只是一个方面,数量也是一个短板。
手榴弹
在建川博物馆可以看到,川军战士胸前一般会挂着几个手榴弹,一个金属制的椭圆状弹体,再加上一个木制长长的手握柄。在日军炮火冲击下,缺少重装备的川军主要靠它来进行反击和防御。
子弹
川造子弹也是一个典型的川军装备,博物馆中展出的这批子弹在抗战前夕的1929年和1932年由川军兵工厂所造,子弹底部上刻:“川造二十一年”“川造十八年”字样。川军出川前期,大多配备的就是这些“川造”子弹而英勇奔赴抗日前线。子弹现在呈绿色,圆形弹头,不到10厘米长。
另据报道,在全面抗战的八年间,八路军、新四军子弹消耗不足4000万发、手榴弹约800万枚,按杀伤52万日军和同样数量的伪军统计,平均每毙伤一敌消耗30发子弹、7枚手榴弹。这一比例之低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机枪
一个连也配不了一挺机枪,每个师仅有十多挺。重机枪是一个师仅一二挺。有学者统计,刘湘的每个师平均下来应该有迫击炮60门左右,轻机枪约130挺,在川军中就比较突出了。
火炮
火炮方面,每师只有几门土造的迫击炮,山炮、野炮整个川军中也只有几门。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的山炮口径以75毫米居多,其中德国克虏伯厂制品性能最优。在迫击炮方面,中国主要装备的82毫米炮与日军的同类武器性能相当,不过日军大量装备了50毫米口径的八九式掷弹筒(一个中队有6具),具备一定近战火力优势。
日军一个甲种师团支援火炮有24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12门75毫米加农炮和24门三八式70毫米步兵炮。
成都商报记者 张舒 实习生 张雅文 摄影报道 制图 吴青松
新闻连接
侵华日军武器装备
三八大盖 三八式步枪
三八式步枪,口径6.5毫米,初速760米/秒,表尺射程2400米,系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定型生产,于侵华战争中大量使用。其特点是枪机上有一个防尘盖,随枪机前后进退,防止尘沙进入,所以又被称为“三八大盖”。
这种枪在日本侵华前曾经向中国出口过,中国的辽宁、太原等兵工厂也曾经先后仿制过,但因为威力不足而不受欢迎。由于中国军队对德国的7.9毫米毛瑟枪情有独钟,所以三八式步枪在中国军队中很快就让位于“毛瑟枪”。
三八式步枪因为其瞄准基线比较长,所以射击精度比较好,加之日军训练严格,射击准确,对中国军队造成不少伤亡。但是三八式步枪口径小,杀伤力小,所以在作战中只要不是被命中要害,一旦受伤比较容易医治。反之,日本士兵若被7.9毫米的毛瑟枪击中,非死即重伤,而且不容易医治。日本发现三八式步枪的缺陷后,立刻参照7.9毫米设计出7.7毫米九九式步枪。
歪把子 6.5毫米十一式及九一式轻机枪
九·一八事变时,日军使用的主要是6.5毫米十一式及九一式轻机枪。前者生产于日本大正十一年(即1922年),后者生产于日本神武纪元2591年(即1931年)。两枪口径同为6.5毫米,外形、结构也相似。该枪外形怪异,枪托偏向右侧,所以被俗称为“歪把子”。该枪供弹结构也很特别,采用漏斗式供弹方式。由于该枪口径小,威力不大,加之故障较多,甚至未经专门训练的士兵竟然难以连发射击,所以声誉不佳。
6.5毫米十一式及九一式轻机枪的表尺射程均为1500米,理论射速为500发/分。但是在实战中由于射手装弹方法繁琐,所以实际射速很难达到150发/分。
6.5毫米三年式及7.7毫米九二式重机枪
实际上这两种重机枪的老祖宗是法国的“哈其开斯”。之后日本将“哈其开斯”的8毫米口径改为6.5毫米,重新设计改进,定型为三年式(日本大正三年即1914年)重机枪并装备部队。后在实战中,发现6.5毫米口径太小,威力不足,又将口径增大至7.7毫米,定型为九二式(日本神武纪元2592年即1932年)重机枪。该枪初速732米/秒,表尺射程2700米,射速每分钟500发,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其实际射速也只有200发/分。加之该枪全重54.4千克,射手负担比较重。
王八盒子 南部十四式手枪
半自动,口径8毫米,重量0.91公斤,弹夹8发。日本南部14式手枪是原南部式手枪的改进型,由名古屋兵工厂制造,1925年列为日本陆军制式武器,二战期间装备于将校级军官,该枪俗称“王八盒子”。
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南部十四式手枪,但“王八盒子”却是人尽皆知。在《地道战》等影片中,日本侵略军的“王八盒子”看起来威风十足,但实际上,它是二战中表现最差的手枪。
日本刀
二战各国中只有日本军队普遍装备了军刀,不但作为饰物,也是军官们用来劈杀对手的凶器,日本军人常以军刀显示自身的力量和地位。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综合自新华网 新京报 谭飞程著《赣北兵燹:南昌会战》《世界军事》《解放军报》《建川博物馆之川军抗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