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诺贝尔奖的另一面:女性获奖者少 评奖纷争不断

2014年10月12日 14:56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诺奖颁奖现场

  纵观诺贝尔奖113年的历史,一直充满争议:没有设立数学奖项,被指歧视女性候选者,在获奖人选择上不公平……盛誉之下的诺奖并不完美,每年的奖项揭晓也会带来新的争议,但这并不妨碍它对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记者庞红燕整理

  “非贝尔(No-Bell)”奖 百年诺奖歧视女性?

  诺贝尔委员会曾经做过很多奇怪的决定,其最令人震惊的决定之一是把英国著名天文科学家、脉冲星的发现者乔林斯·贝尔·伯内尔排除在受奖人之外(大概是因为她做这项发现时“不过”是一位学生吧,其实,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布赖恩·约瑟夫森设计出使其得以获奖的约瑟夫森结时也是一名博士生)。因此,有人将诺贝尔奖称为“非贝尔(No-Bell)”奖。

  有人认为,贝尔之所以没有获奖是因为诺贝尔奖歧视女性,不过,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并不如此认为。其实,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杨振宁有次接受采访时回忆称,1956年他与李政道发现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员吴健雄1957年的实验中得到证实,引起科学界的震荡,同年杨振宁、李政道成为首获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而吴健雄却被诺贝尔奖排除在外。

  有两个流传的说法是:1957年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必须要在那年2月1日以前被提名,而且提名时文章必须发表。吴健雄的文章恰好发表于2月之后,因为时间限制不可能得奖。另一个说法是诺贝尔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奖项的获奖人数不能超过3个,倘若吴健雄与杨振宁、李政道分享该奖,那和她一道做实验的那位同伴也应获奖,人数就变成了“4”,不符合规矩。

  纷争不断 该得奖的却落榜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诺贝尔奖也一直饱受争论。例如,2008年,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利川敏英和美国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因为“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随后,这一消息却在意大利物理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据媒体报道,意大利物理学会对小林诚、益川敏英两人提出了质疑,他们称“诺贝尔奖被日本偷走了”,他们为这两人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的罗马大学教授尼古拉·卡比博没有获此殊荣深感不平。另外,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的研究人员也表示了同样的质疑。

  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在1973年提出了“小林-益川理论”,认为构成基本粒子的夸克至少有6种,且可以相互转化。而卡比博早在1963年就提出了作为该理论基础的设想。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纠纷,是因为诺贝尔奖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奖项的获奖人数不能超过3个。

  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这样的事件并非孤例。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日本东京教育大学的朝永振一郎、美国哈佛大学的朱利安·施温格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理查德·费曼,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所作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对基本粒子物理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证明了施温格和朝永振一郎提出的变分法方法和费曼的路径积分法的等价性,从而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建立做出决定性贡献的美籍英裔数学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却与该奖无缘。

  “粉红传说” 为何没有数学奖

  诺贝尔奖这样著名的奖项,当然也具有很多传奇。流传最广的一个例子可以解释诺贝尔奖为何没有数学奖的原因,目前有两种说法。有国外学者认为,这件事可能与诺贝尔的爱情受挫有关,诺贝尔有一个比他小13岁的女友,后来诺贝尔发现她和一位数学家私下交往甚密。对于他的女友和那位数学家私奔一事诺贝尔一直耿耿于怀,直到生命的尽头诺贝尔还是个单身汉。也可能正是这件事让诺贝尔把数学排除在外。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史学家们现在越来越多地相信这样一种事实,即诺贝尔忽视数学是受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科学观的影响。他的发明似乎更多地来自于其敏锐的直觉和非凡的创造力,而不需要借助任何高等数学的知识。而且,诺贝尔本人根本无法预见或想像数学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因此忽视了设立诺贝尔数学奖也不难理解。

  喜忧参半获奖常伴随着科学成就的下降

  对于那些获奖者来说,诺贝尔奖这项伟大的荣誉意味着什么呢?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今年10月7日报道,2010年,当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因为在石墨烯方面的突出成就被告知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他回应说:“诺贝尔奖打断了我的工作,我并不确定这是一个有用的干扰。但不管怎样,毫无疑问,这是一件乐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获得这样一个巨大的荣誉是对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极大认可;但获奖常常伴随的是其后科学成就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获奖者的社交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科研时间大幅减少。

  法国生物学家、196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安德列·利沃夫的一段话就是佐证。利沃夫说:“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的天壤之别,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们并不习惯这种像明星一般的公众生活,而且,这种生活也使我们无法安心继续进行研究。我们的生活完全被颠覆了。你会发现,你突然需要面对很多新的可能性和责任。”

  当然也有例外。理查德·费曼在回忆录中写到,他一直很害怕获奖,因为他担心无法做出更多杰出的研究。然而,实际情况是,获奖后他也做出了很多伟大的成就。

  获得诺贝尔奖后,职业改变最离奇的当属布赖恩·约瑟夫森。约瑟夫森30岁出头就拿了诺贝尔奖,是人人羡慕的天之骄子。但此后不久,他成为印度教大师玛哈瑞诗·玛哈士·优济的追随者,开始研究超感官知觉、心电感应等超自然现象,他相信量子力学与这些超自然现象有些关联。因此,他被人们称为科学界的“奇人”。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