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作家梁凤仪:44天完成新作品 写作似"高龄产妇"(图)

2014年10月20日 15: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作家梁凤仪:44天完成新作品写作似“高龄产妇”(图)
梁凤仪

  中新网北京10月20日电(上官云) 梁凤仪是知名的企业家、小说家,她的多部作品均深受大 陆读者喜爱。20日上午,梁凤仪携新书《我们的故事之乱世佳人:1949—1959年香港故事》举办读者见面会,并接受记者采访提问。她透露,这部作品历时44天完成,随着年纪的增大,自己在写作上越来越像“高龄产妇”,同时,梁凤仪称:“我有这些成绩,还是要感谢国家,没有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弘扬,就不会有梁凤仪的今天,我将永远以中国为荣。”

  曾宣布封笔:写财经小说突破不大 创作遇到瓶颈

  出生于1949年的梁凤仪与共和国同龄,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写小说,并进入商界,自1992年作品被介绍道内地后,在读者中引起一阵“梁凤仪热”,并有多部被改变为影视剧,这其中便包括曾经热映的《金融大风暴》。然而,就在这样的成就之下,梁凤仪却出人意料的宣布封笔,这一封,便是十年之久。回忆起当时的情境,梁凤仪说,自己已经写了太多财经小说,却没有多大突破和进步,那么写不写也无所谓了。

  “当时我也觉得,应该为自己创办的公司树立一个新的‘里程碑’。”梁凤仪笑着表示,那个时候国家已经开放政策,很可能从银行业、保险业逐步扩展到传媒业,这是个发展的好机会,“所以我下决心把公司上市。这也意味着我的工作更多、责任更重,非十年不能将其推上轨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梁凤仪从此放弃写作,在专心商界的同时,她也在期待另外一个时期:写一本书,时间则从自己的出生年开始,至今七十年来的心态与香港的发展历程。于是,在两年前,梁凤仪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完成一个梨香港历史为背景的系列作品。

  “我们广东人的说法,这是把自己摆上擂台,给自己最大的压力,我希望这个压力让我下决心,尽快完成这部作品。”下定决心的梁凤仪卖掉公司的控股股份,专心写作,“只是年纪大了,写作又非常需要精力,结果一年后一个字都没写出来。”

  再次施压:44天完成“乱世佳人” 写作似“高龄产妇”

  筹划写《我们的故事》的那一年,梁凤仪刚好65岁。面对创作瓶颈,她选择再一次给自己加压:跟香港国际书展的主办方透露要出新书,结果这个新闻被报道的人尽皆知。随后梁凤仪启程前往加拿大,在44天的时间里,完成了这部“乱世佳人”。

  这部描写了1949年至1959年十年间香港面貌的小说,看似成书迅速,但实际上前期资料的收集也花费了大量时间。梁凤仪开了一个玩笑:重新写这本小说,就好像一个高龄产妇,很危险:“所有作品都是作家的孩子,每本都喜欢,但总会偏心一点,外面的亲朋比较赞扬哪个,就会更高兴一些。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素材越来越多,下一部作品能不能完成还是个未知数。”

  在梁凤仪看来,历史的重要性并不是要知道整个过程,而是要把所有的对错、成败都写在里头,通过这些成败来看人生、思考进步,即成为做人做事最好的教科书:“也因为这个原因,我希望能把历史建立在一个有血有泪,有感情有可读性的小说之中。”

  母亲照片印封面:家教最重要 完成纪念父母的心愿

  新作完成,梁凤仪谈起历来的创作成果,把其中很大一部分成绩归功于父母的教育,这其中,母亲的影响非常大,包括使她能够与前夫维持相当好的亲人关系。这位女性即使在梁凤仪等几个子女成名以后的20年间,都没做过一件新衣服,没让他们父女吃过剩饭菜。提起这些,梁凤仪的声音明显有些颤抖。

  “我的母亲已经去世了,我在墙上挂着父母的照片,供奉上我写的小说。有位朋友就说,这是你的妈妈?这么漂亮,那为什么你搞成现在这个样子?”惊觉母亲端庄美丽的梁凤仪决定在新书封面使用母亲的照片,寻找胶片的过程则颇为曲折,“后来我在花园里,默默地说,妈妈我希望你做我新书的封面女郎,你让我找到那些底片吧。”

  或许是祷告起效,梁凤仪很快接到通知,胶片找到了。于是,“乱世佳人”封面上印上了梁凤仪母亲少女时代与少妇时代的照片:“其实我心目中的‘乱世佳人’,都有一点我妈妈的样子,(印上照片)也完成了我纪念父母的心愿。”

  除此之外,梁凤仪为人处世的很多态度都来自家庭的影响。提及眼下一些家长的“名校”情结,梁凤仪说,在孙辈要读书的时候,孩子来求她,希望梁凤仪去跟校董会“求情”:“我陪着他们去面试,见到校长,讲了很多巴结的好话,那个场景下(很不好意思),感觉自己的血管都动起来。”

  就此,梁凤仪总结:名校固然好,但做人做事却未必一定成功;那些并非出身名校的孩子,也未必庸庸碌碌,“说到底,仍然是家教最重要。”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