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良渚文明玉琮内圆外方 展现古人天圆地方世界观

2014年12月12日 09:42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玉琮。 刘浏 摄

  南京东南方100多公里的太湖流域,曾经有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古国,创造出距今5000多年的良渚文明。昨天,《良渚灵玉:神与人的对话——良渚文明展》亮相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历年考古发掘之精华成果——120件(套)良渚文明时期玉器,为我们揭开古国的冰山一角。 通讯员 王涛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内圆外方的玉琮

  展现古人“天圆地方”世界观

  良渚文明最典型的器物,就是玉琮。这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中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由于是一种祭祀用的礼器,玉琮被认为是人与神沟通的渠道,“内圆外方”又被理解为“天圆地方”,为古代中国人奉行几千年的世界观注入文化基因。

  仔细观察,玉琮上刻着一个图案:瞪着双眼,戴着羽冠的男人,骑在一只野兽身上,他伸出手臂钳住兽身,疾驰而来。这就是良渚文化上著名的“神面兽首”图。专家介绍,在太湖流域遍布着的良渚文明遗址、墓葬,出土的玉琮上都有这图案。这说明,5000年前,苏、锡、常,上海、浙北,居住着一群拥有共同信仰的部落。同时发现了大形祭台遗址,证明神权已经高度集中,环绕太湖的,是一个上下统治体制几近完备的“国家”。良渚文明的发现证明,“母亲河”不仅是黄河,长江也是“母亲河”。

  细若发丝的纹饰

  正应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从上世纪30年代发现良渚文明至今,即使出土了无数件精美玉器,但考古学家仍无法确认,在没有出现金属冶炼的新石器时代,良渚人是如何雕刻玉器的。不过几类比较靠谱的猜想已经获得认可。首先是“绳锯”,也就是通过细麻绳,在玉石表面摩擦,同时掺着细砂清水,将纹饰线形,打磨出来。而香港中文大学曾进行试验考古,一个工人使用“绳锯”法,花了50个小时,才将2厘米厚的玉料“锯”断。考虑到良渚古国的玉器都是为执掌神、政、军大权的人物所使用,象征国家最高统治权,那么投入再多人力物力也不奇怪。

  此外,就是硬度更高的石英石质地的石器。《诗经》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古学家认为这就是在记录原始玉器雕刻的方法,而《诗经》中的另一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则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工匠雕刻玉器的画面。

  不约而同出现“玉璜”

  良渚可能与南京古文明有关

  在展出的玉器中,有一套玉璜,这是一种半圆形玉器,在良渚文化中,玉璜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担任巫师的女性就戴上它,它经常与玉管、玉串组合成一串精美的挂饰,显示出巫师神秘的身份。

  上世纪50年代,南京鼓楼的北阴阳营部落遗址中,也出土过完整的玉璜。当时这件器物发现于一名中老年女性的墓葬中,由于位于墓主人颈项的部分,也被考古学家确认为女性专用的配饰。北阴阳营比良渚文明还要早1000年左右。专家介绍,北阴阳营的出土物接近于太湖地区的崧泽文化,而崧泽文化下接良渚文化。因此,南京的北阴阳营部落可能为良渚古国的玉石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养料。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