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苏考古开启"潜水时代" 专家:水底存大量文物(图)

2015年01月14日 15:01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

  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330多年的“东方庞贝”泗州城,经过三年多的考古发掘,已确定了古泗州城遗址范围。图为2014年12月在江苏省盱眙县淮河镇城根村泗州城遗址拍摄的碑座。新华社发

  日前,记者从江苏省文物局了解到,2015年,江苏考古学家将对江苏境内水域进行摸底考古,探寻埋藏在太湖、洪泽湖等湖底的“水下宝藏”。茫茫水下,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秘密?我国水下考古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难点?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水下考古成考古“攻坚战”

  备受关注的隋炀帝墓入选“全国考古十大发现”、大运河成果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泗州城发掘有新进展……2014年,江苏考古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15年,水下考古将成为江苏文物工作的重点。

  “历史上由于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变,一些位于水边的居址、港口、墓葬等沉没于水中,再加上古时候有不少船沉没在水底,因此,在未知的水底,存在大量文物。”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说,水下考古是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开展水下考古,保护水下遗产,是我国考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是沿海省份,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拥有太湖、洪泽湖等湖泊,还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水域辽阔。因此,江苏有水下考古的先天地理优势。”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刘瑾胜说,2015年江苏将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对江苏境内太湖、洪泽湖等水域进行摸底考古。

  “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大运河的核心省份,运河文明滋润着江苏的一方水土。”贺云翱说,“水下考古除发掘水下的古代遗址、打捞沉船和水下文物外,还研究古代造船术、航海术、海上交通和贸易等,对于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揭示人类活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不少专家表示,水下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进步和国力增强,我国的水下考古研究工作将进一步加强。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水下考古队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先后进行了多项水下遗址的调查、发掘工作,成果丰硕。此次江苏将考古工作重点定位在水下考古,契合了我国的海洋战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水下考古的脚步从未停歇

  从福建连江县定海到海南文昌市宝陵港,从山东长岛到广东新会,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都是中国水下考古队伍的“主战场”。全国范围内的水下考古工作也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2013年11月,“南海一号”全面发掘工作启动。“南海一号”为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上载有6万至8万件文物,其中有不少价值连城。对其进行研究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还可以获得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以前主要考古任务由国家博物馆承担,为了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国家成立了水下考古中心,地方考古队买不起的设备、不能独立完成的工作以及进行水下实验的专项基金都可以由国家统一安排。”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建秋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水下考古与水下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这不仅令人欣慰,而且对推动水下考古的发展具有实实在在的效用。”

  水下考古依旧长路漫漫

  尽管我国的水下考古工作马不停蹄,并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水下考古只完成了整个文物保护工作的三分之一,后期的保护工作更艰巨。”江苏省文物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海底文物面临脱盐问题,一旦文物出水,保存环境急剧变化,水饱和状态被打破,其毁坏速度非常快。不同质地、不同类别的器物对保护的要求不尽相同,特别是船体等有机质文物尤为脆弱,保护处理主要是脱水、脱盐、铁质文物去锈等。

  “南海一号”古沉船所采用的整体打捞,是我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的一次创举,但目前对“南海一号”沉船的相关研究一直进展缓慢。从2006年起,专家就开始对“南海一号”古沉船所处海水环境、泥样等进行分析,并不断对古沉船所需的温度与光照条件进行实验。“在海水中沉睡了几百年的文物,饱水度高达700%,一旦脱离了原来的环境,容易引发各种问题。海水中的文物出水后需要脱盐、脱水,还要考虑到光照、压力等方面的因素。除了瓷器,木材、铁器的保护也是难题。”贺云翱说。

  “水下考古对考古队员来说也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除了要具备专业的考古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潜水能力和如何在水深流急的环境中随机应变。”参与过“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工作的崔勇对记者说。

  “在能见度很差的海底,只要你的手离开海底固定物两秒钟,人就会不在原地,而且完全不知道自己会被湍急的暗流冲到什么地方。”崔勇告诉记者,在10多米甚至更深的水下进行调查,下水前先要探测清楚海水的水深、流速,因为流速影响人的泳速,过快或过慢都有可能使人无法完成发掘工作。受气瓶容量所限,通常每次在水下只能停留半小时,时间一到必须马上出水,发掘时间相当有限。

  “海底长期堆积起来的人类文化遗存丰厚,比大陆上任何时代存在的遗存都要多。每一艘沉船,都相当于我们陆地考古的一个遗址,是一个时代高度浓缩的标本,通过对有关信息的捕捉,可以充分地揭示那个时代的海上贸易方式,再现真实可信的历史细节,这是文献资料所不能代替的。”考古专家邹厚本表示,中国有辽阔的海疆、丰富的内陆水域,曾经辉煌的航海史更是留下了丰厚的水下文化遗产,因此,水下考古也承载着复原中华海洋文明的梦想。

  (本报记者 郑晋鸣)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