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办"8090"诗书雅集 周其凤为老教授献书法
周其凤院士与谢冕教授
在北京大学校园内,有一个群体一直活跃在学术前沿,为中国教育和学术文化传承做着出色的贡献。他们老骥伏枥,思维活跃,著书立说,同时也深爱着熏习着锤炼着书法。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北大传统和北大精神之所在——这就是“8090”的北大资深老教授们。他们为中国教育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
2015年1月18日,由北大培文、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北大‘8090’迎春诗书雅集”,在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举行。参加雅集的有:1922年出生的杨辛教授、1930年出生的白化文教授、1931年出生的乐黛云教授、1932年出生的谢冕教授、1933年出生的谭绪荣教授,他们都是年过80岁和90岁的学术大家,他们仍然以极大的生命活力投入到学术中。除了这些“8090”北大老教授,还有从40年代出生到80年代生人的北大有代表性书法爱好者参加,从1940年出生张振国教授、1947年出生的周其凤院士、1955年出生的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教授、1967年出生的北大法语系主任董强教授、1971年出生的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曙光教授,到1982年出生的北大培文编辑梁勇博士……从代际上,他们是北大书法的传承者。他们都带来了书法作品,在此展示、交流。他们为北大而雅聚,为书法而雅集。从参加雅集的教授们可以看到北大书法传统的传承,从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杨辛教授,到80年代出生的梁勇博士,时间穿越60年,一个甲子,北大书法的精神和书法艺术的传统一直在延续和发展。
本雅集活动由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教授主持。王岳川教授提倡“文化书法”的概念,书法要回归经典、守正创新、正大气象。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到会讲话,对北大的资深老教授们表示新春的祝福。84岁的乐黛云教授正在学习古琴,她谈到了古琴艺术与书法也有相通之处。谢冕教授谈到,他从小就用毛笔写字,对书法很敬重,尤喜林散之和于佑仁之书法。谭绪荣教授是北大珠宝玉石鉴定大家,他也谈到珠宝艺术与书法艺术的共同点。北大法语系主任董强、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曙光教授都谈到了书法的精神与人生的感悟。93岁的杨辛教授以他的人生阅历谈到书法的意境与人生,他从书法中寻找正能量的快乐,他说:“像我现在93岁了,始终保持身心愉快的心态,心情就像一大锅开水,而不顺心的事情就像一小杯凉水,这小杯凉水倒进一大锅开水里,不起作用,影响不了我。书法是文化的载体。”张振国教授谈到:“现在社会浮躁,书法成了一种表演,很可悲。我觉得北大培文搞这个活动,让我感受到书法回家了。”北大培文总裁高秀芹博士以“新春的祝福”为主题作了总结。
北大培文“8090迎春诗书雅集”最为动情的环节是北大前校长周其凤院士参加并专门为“8090”的资深教授们每人书写了一幅书法。为93岁的杨辛教授书写的是:“德无量寿无量 日长明月长明”,为乐黛云教授写的是:“功深书味常流露 学盛谦光更吉祥”;为谢冕教授写的是:“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周其凤院士为在场的“8090”老教授们献上:八零再八零,九零复九零;往岁成诗史,来年更太平。”
北京大学在20世纪上半叶开始就非常注重艺术文化的教育,“五四”前即成立了 “书法研究会”、“画法研究会”,蔡元培校长同时提出了书法文化的理念,从20年代北大成立“书法研究会”,沈尹默教授的书法已经出类拔萃,到后来的金开诚、李志敏、杨辛、张振国、吴小如、袁行霈、罗荣渠、张辛、王岳川、白谦慎等书法都具有相当功底,成就也令人瞩目,北大人在书法艺术上可谓渊源有自,名家辈出。21世纪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的成立更将“文化书法”的意义继续发扬,此次“8090迎春诗书雅集”更集中体了北大书法精神的薪火相传。
北大培文作为专业出版机构,尤其关注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书法艺术,从《兰亭》《草论:三春堂狂草》《北大图书馆新藏金石拓本菁华》到“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研究丛书”的出版,北大培文一直在通过出版和研究来积极建构生动活泼的北大书法文化生态。
此次雅集,以书会友、以酒当歌,忆旧情、叙佳话。这是几代北大人的相聚,正应了著名书法家张振国教授兴之所至挥墨所书:“南北两曲水,文韵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