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原爆受害者之子:迫日教委删否认南京大屠杀网页
“日本的侵略战争怎么会只是背景?这是广岛原爆的根源!广岛是日本发动战争的基地,这就是广岛原爆的原因!”5月1日中午,记者刚结束对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馆长的采访,旁听的由木荣司先生似乎比记者更义愤难平。这位原爆受害者的儿子今年60岁,他将“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正当领土!”写在自己的日文名片上;他把大部分的生命都奉献给传播战争真相、促进中日友好;这位身形魁梧的日本空手道冠军脚步已略显蹒跚,但我们采访的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安排。他的信念和动力来自哪里?他的人生是否可以代表战后一代日本人的成长历程?在新干线广岛车站边的快餐店,他和记者聊了3个多小时。
他从中国电台里听到历史真相
由木先生1955年出生在广岛吴市,那是日本海军大本营。可家乡没有让童年的由木产生自豪感,相反,是恐惧屈辱,是困惑愤怒。
由木清楚地记得,当年吴市周边有3个美军弹药库,常有运弹药的美军军车从市区穿过。对这事,市政府回应说,政府不知情。“那些弹药是运往越南战场的。”由木无法理解政府对市民安全的漠视,更无法接受日本充当战争的帮凶。
上初中时,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由木听到“北京放送(广播)”,之后,他经常傍晚在自己的小房间里收听。正是从中国电台的日语节目中,他听到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真相。
和其他许多原爆受害者不同,由木的父亲很早就告诉儿子广岛原爆的情景。1945年,他父亲17岁,在军工厂工作,原爆后第3天进入现场参加清理,整整5天,是核辐射的受害者。父亲目睹的惨状令由木对战争深恶痛绝。
1971年,上初中的由木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成立“中国研究会”,加入“中日友好协会(正统派)”。“协会中有位仁井田教一先生,在他家,我看到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和展板。我们就借出来,在学校里办展览,同学们很感兴趣,他们平时根本接触不到这些内容和思想。”由木告诉记者,他还给同学们放映过《红色娘子军》和《南京长江大桥》;高中文化节,他们开了家“中国店”,一天能卖出200顶工人帽、100本《毛主席语录》。那时候,他做这些,只是因为兴趣。直到认识塚越正男。
塚越正男战时在日军五十九师团,后来成为战俘,在旅顺他得到很人道的对待。1956年,塚越正男被特赦后从中国返回日本,1957年他成立“日本归还者联席会”,任秘书长。他让由木清楚地了解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所作所为,“很多很多可怕的事,比如‘三光’。”1970年后,更多的战犯回到日本,“日本归还者联席会”帮助他们解决生计,同时,组织他们道歉认罪,开展200多场证言讲座,把真相告诉更多的人。
迫使教委删除否认南京大屠杀网页
由木取出一本极简易的影集,第一张黑白照摄于1982年南京雨花台。这些发黄的老照片都是由木的宝贝,记录了30多年来他与中国友人友好交流的珍贵瞬间。
影集中夹着一页泛黄的广告,是邀请市民来看电影《南京1937》,落款时间1998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姜根福一起来的。”由木一口说出名字。放电影前,有右翼分子在礼堂周围徘徊,想要阻拦市民进入,身材魁梧的由木就站在礼堂门口护卫着,而今说来,还有豪气干云的味道。
2001年,广岛县教委在网页上刊登大量否认南京大屠杀、美化侵华战争的言论,由木带领23个民间团体的代表举行新闻发布会,向教委负责人当面递交抗议书,最终,虽然没能让教委道歉,但迫使教委删除网页上的相关内容。
由木是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在广岛火车站工作了37年。他把自己所有的工余时间都投入推动传播历史真相、促进中日友好的事业,组织幸存者的证言会、办展览,参与中国的纪念活动,费用都是自筹。他是广岛日中友好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长,还兼任多个民间团体的代表。
在离开广岛的火车上,记者收到由木先生托翻译转来的短信:“我的妻子良慧从高中生(17岁)的时候就是我中日友好运动的同志,1978年我们结婚以来,她全面支持我的活动。我的3个孩子也对中国有友好的感情,三四次访问中国。正是有了家人的支持,我才能在这45年里,坚持从事中日友好运动。我从心里感激家人的支持。”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廖卉 傅晓 发自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