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张”手艺一度濒临失传 当代作品更简洁
7月8日,“雕形塑意汇心语——‘泥人张’(北京支)彩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5号厅开幕。现场展出作品共计150余件,涵盖创始人张明山在内的五代“泥人张”传承人的作品,创作年代跨越100余年。第四代传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锠向记者表示,“泥人张”从170多年前发展到今天,这门源自民间的技艺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模样了,“当代的作品更强调单纯和简洁”。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6日。
展览概况
风格演变的集中展示
此次展览是对“泥人张”(北京支)彩塑艺术的全面回顾,上至“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的《刘海戏金蟾》,近到第五代传人作品,展品创作年代跨越100余年。展出的作品,小的仅五六厘米高,大的则高达3米。除了家传的“泥人张”之外,近年从中央工艺美院彩塑专业毕业的学生们,也带来或抽象或传统的作品。
在张锠看来,本次展览可以说是“泥人张”风格演变的集中展示,“观众从展品中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作品的取材和风格会有明显的差异”。张锠向记者详述了第一代“泥人张”的创作特点。“创始人张明山主要是塑造肖像人物,尽管尺寸非常小,但出神入化,曾被徐悲鸿称赞‘塑造人物的功夫了得,可与罗丹相媲美’”。
而到了当代,“泥人张的”艺术风格有了跨越式的发展,题材也很多样,“小至珠宝首饰,大至公共雕塑”,“偏于保守的人看到不同的表现形式后,大呼这已不是‘泥人张’了”。张锠对这种声音不以为意,“现在创作的材料已经不再局限于泥土了,有了更好的条件,何必把自己限死了,为什么不跟随时代呢?”在他看来,社会在发展,审美在变化,没必要把自己固定在某一个范围之内,且“在学科的互相交叉过程之中,使得艺术更具有表现力,更有可能出新意”。在教学中,张锠更在意“泥人张”彩塑艺术的活态传承,“‘泥人张’的传统制作技艺如拍、削、压、滚是不会变的,但时代变了,人的审美在变,当代的作品更强调单纯和简洁。”
发展历程
手艺曾经一度濒临失传
“泥人张”的历史已有170余年。清末天津民间艺人张明山擅长用泥塑造人物,堪称一绝,当时的天津民众一说起张明山,“噢,就是那个做嘛嘛像(做什么像什么)的‘泥人张’”。
在张家,做泥人是一门手艺活,怕外姓家族学去了技艺,所以传男不传女。到了上世纪30年代,“泥人张”的发展已举步维艰。解放前,张家的家族传人大多为了糊口已经改行,一度“面临着艺尽人亡”的局面,“当时的报纸曾经发出过呼吁,感叹这么具有影响力的艺术种类将要灭亡”。张锠说,“那会儿,‘泥人张’就剩下我和我的父亲张景祜,我们曾经一度处境艰难,努力维持‘泥人张’的事业。”
所幸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泥人张”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1950年,已经59岁的张景祜受周恩来总理之邀从天津调入北京,先后在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设立“泥人张艺术研究室”,从事其艺术传承、创作、研究工作。
张景祜在教学工作中培养了大批人才,形成了“泥人张”彩塑的北京支。进入高校后的“泥人张”成为当代高等艺术院校雕塑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培养了一大批雕塑艺术家。
京华时报记者易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