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谈非虚构文学标准:每一个细节都不能虚构
中新网7月17日电 军旅作家、《抗日战争》作者王树增今日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新闻大家谈》,解读新作,并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真相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王树增称自己的新作文体属于“非虚构”,他要求作品中“哪怕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是虚构的”。
王树增新作《抗日战争》共计三卷,以恢宏篇幅描述了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第一卷日前已经出版。谈及这部作品的文体,王树增认为“纪实文学”并不准确,“实际上就是非虚构类写作”。
在王树增看来,非虚构类写作在当代中国文坛实际是个弱项。“世界文学分两大块,就是虚构类和非虚构类。虚构类也就是小说,有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最高奖项。事实上,非虚构类也占半壁江山,也是经典佳作叠出的。但中国当代文坛非虚构类写作界限并不清楚,我们叫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这两个名词我都觉得不准确。”
王树增认为,非虚构类写作至少要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就是非虚构。首先细节也不能虚构。“我写朝鲜战争的时候,写到一场小小的战斗,双方兵力投入一个排的战斗,但是我必须知道美军排长叫什么?黑人还是白人?从哪来的?什么时候进入朝鲜战场的我甚至还要穷追到他是哪里的人,他的家庭基本状态。”
其次,对话也不能虚构。王树增介绍,自己的作品中,对话非常少。“如果说有一两句对话,一定是采访来的,或者档案中有的。”再次,心理描写不能虚构。因为作家不可能知道当事人心理怎么想,依据在哪?只能是虚构。“无论是在我近代史的作品系列当中,还有战争系列当中,绝对找不出这样一个段落出来。”
第二个标准,非虚构类作品必须是文学,是一个心灵史。所谓的文学是什么?文学的轴心是人,是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以及人对历史的,每个历史阶段上的人在历史上的坐标。“跟军史和战史和不同。军史和战史是以事件为轴心的,有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勾连。与其说我写的是战争史,不如说写的民族心灵史。”
第三个保准就是作品必须为读者提供带有个性色彩的,独特的历史认知。“我愿意和读者交流。读者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是我们可以讨论,我觉得这是很健康的一种作家和读者的关系。”
王树增提到,有很多读者问过他,你写的是不是真实的历史。王树增的回答是,没有真实的历史这个存在。“任何人类的历史都是文字记述的历史,凡是文字记述的历史,是记述者的真实。所以我想我只不过力求在史料的对比当中,我更接近,我认为的那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