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8岁抗战老兵:12岁就已参军 曾受教于白求恩

2015年08月28日 08:14 来源:京华时报 
88岁抗战老兵:12岁就已参军曾受教于白求恩
刘福银拿着年轻时参军的照片,讲述抗日的故事。京华时报记者 欧阳晓菲 摄

  老兵档案

  姓名:刘福银

  年龄:88岁

  住址:大兴区团河苑南12-3-402

  讲述·老兵

  参军曾当过卫生员

  我叫刘福银,河北望都人,1927年9月出生,今年88岁。1938年,我就参加了革命,曾经在儿童团,到1939年的时候,参加了八路军,最初在救护组担任卫生员,后来在冀中军区的作战部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

  1939年,12岁的我和一个同乡结伴来到冀中军区卫生部报名参军,当时我的家望都县距离召集地40多公里,我们走了一天才走到,到了地方已经是深夜了。但一点也不觉得累,就是一心想着抗日打鬼子。

  那个时候,我们年龄太小了,部队不能收我们,因为行军什么的我们都跟不上。后来,我跟同乡就哭了,又求了半天,组织才答应把我们留下,说先让我们参加卫生队的培训。

  如愿以偿的我们跟随部队,从冀中转移到了冀西,参加培训班,当时学护理知识,白求恩还给我们上过几节课。

  三个月的培训后,我们被分配到当时的战地医院,跟白求恩等外科大夫一起工作。起初,休养所的伤病员并不多,后来,百团大战开始了,伤病员陆续不断地送了过来。休养所驻扎在一个山沟的村子里,30户人家,都住满了伤病员,实在住不下了,就只能将门板拆了,在露天搭建棚子。

  那个时候条件艰苦,休养所里根本就没什么药,如果赶上重伤员需要截肢,就是拿老百姓锯木头用的锯子。

  目睹战友宁死不屈

  1942年5月1日,日军发动了对冀中地区的大扫荡,我们医疗人员也随着伤员被安排到老乡家中。我和指导员还有一个文化教员被分配到一个老乡家中,照看着一名伤病员。

  而当时,日军隔三两天就进村巡逻,挨家挨户盘查。为此,我们装扮成老乡家中的远房亲戚。在整个冀中地区,多数部队都是这样化整为零进入老乡家,一个50户的村庄,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同志在。

  后来日本兵修建据点进村抓工,我和同村的大部分同志都被鬼子带到了据点。

  一天下午,我和文化教员看见一名卫生队的同志被投敌叛变的同志揪了出来,两名鬼子按着他,对他进行抽打,问他人堆里还有没有“八路”。

  “没有,我不知道。”这名战友回答得很坚决,当时我就被震撼住了。最后,两名日本兵按着这名战友往工地和好的洋灰水泥浆里按,足有1分钟的时间。敌人问他说不说,但是这名战友还是坚贞不屈,始终就没透露过半个字。

  当时我们被抓工的大部分都是冒充当地老乡的自己同志,这名战友大部分人都认识,但他就是不说。

  在工地没干几天,我就和两名战友跑了出来,去寻找大部队。其间我们在白洋淀的芦苇荡里睡了几天,几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整个冀中地区,最终找到了附近的县大队,我就此被编入了作战部队的2连。

  拼刺刀挑死日本军官

  抗日时期,敌我斗争很残酷,记得第一次与日本兵战斗,是一场遭遇战,日本兵战斗力很强,在近距离与日本兵作战时,我们拼上了刺刀,那场战斗我一个人挑死了3个日本兵。

  拼刺刀和现在电视里演的一点儿都不一样,日本兵的拼刺刀在当时俗称“东洋刺”,将全身力气集中在一点刺出去,行不行就看这一刺,刺中了对方,你就活了,刺不中,就只有被刺。

  那天,接近敌人后,我们都上了刺刀,一个鬼子首先冲到了我的面前,我双手握枪,刺刀相对,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日本兵的眼睛,只见对方并没有上来刺我的意思,一直在用刺刀尖试探我,我也用刺刀尖给予回应。僵持了几个回合后,我看准时机,大喊一声“杀”,左腿向前大迈一步,同时用尽力气刺出一刀,对方猝不及防,我的刺刀正捅进日本兵的胸口上,“哇”的一声他就倒在了地上。

  拔出刺刀后,又一个鬼子紧接着蹿了上来,对方用刺刀打我的刺刀,我赶紧将枪抬起来,使刺刀尖始终对着敌人。

  几个回合后,一瞬间的工夫,敌人刺了过来,我急中生智,用刺刀尖往外一挑,用尽全身力气的敌人刺歪了,身体也失去了平衡,我同时将枪一正,再次插入敌人的胸膛。

  就这样两个日本兵被我刺死。我的枪还没拔出来,一名日本指挥官挥舞着军刀向我劈来,眼看着我来不及应对,就听“噗”的一声,这个日本军官动作停顿了一下,我抽出刺刀扎向他的前胸。

  整个战斗持续了一上午,消灭了日本一个小队的兵力,再加上不计其数的伪军。我们这场战斗当时轰动了整个冀西地区。中午回到营地,老百姓庆祝我们打了胜仗杀猪宰羊,但我都没吃,倒头就栽在床上,一觉睡了8个小时。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你不拼命,死的人就是你。

  讲述·儿子

  任何困难都要克服

  我叫刘克军,是刘福银的小儿子,1964年生,今年51岁了。我们小时候,关于抗战的事情父亲跟我们聊的不多,但从言谈中能够感觉到当年的艰苦,他经常教育我们要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生活。

  我们兄弟姐妹一共6个,都没当过兵,但是这么多年来,经常会有人问我们是不是当过兵,因为骨子里,我们都有父亲传承下来的那种精气神,做事雷厉风行。

  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被当作军人来教育。有一年的冬天很冷,还不到6点钟,父亲叫我起床去跑步,锻炼身体,我怎么也起不来,父亲就说,“当年我跟小日本拼刺刀的时候,就是靠着有一个好身板,好体力,要不然不会有你们。”

  父亲告诫我,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毅力,冬天早起锻炼,正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

  而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也正是一直记得父亲的这句话,无论有什么困难,自己都会坚持下来去克服。

  讲述·孙子

  抗战精神传承意志坚韧

  我叫刘晰,今年22岁,是刘福银老人的孙子,刚刚毕业于长春师范大学运动训练系,从小我就喜欢听爷爷讲抗战时候的故事,每次听得都很入迷。从他给我讲述的抗战故事中,我能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儿时也有了一个当兵参军的梦,能够像爷爷那样保家卫国。

  我记得很清楚,爷爷讲他拼刺刀的故事,我听得是热血沸腾,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暗下决心,开始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开始参加学校的一些体育训练,在这当中我更加体会到了爷爷当年的那种坚韧的意志。比如长跑,在最初阶段往往会坚持不下来,但每当想起爷爷与敌人血战的时候,都会由心底涌出一股子精神头来,支撑着我向前继续奔跑。

  日复一日的坚持,也让我拥有了体育方面的特长。在上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我选择了师范类学校的体育专业。爷爷他们那一代为了国家为了和平,抛头颅洒热血,到了我们这第三代,教书育人也是爷爷希望看到的。

  京华时报记者 王晓飞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