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女作家获诺奖 作品记录切尔诺贝利事故
本报讯(记者欧阳春艳)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昨晚揭晓,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此殊荣。颁奖词为:“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出生,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在全世界被译成35种文字,在中国出版的著作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锌皮娃娃兵》等。本月,她的两部作品《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和《我还是想你,妈妈》的中译本刚刚出版。
作为阿列克谢耶维奇几部中译本作品的责编,磨铁图书的陈亮昨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她关注的都是大历史中平民老百姓的命运,这种写作方式跟写《南京大屠杀》的张纯如很相似。有人问她为什么接触了这么多悲惨的事情都没有崩溃,她说她也觉得很痛苦,经常会觉得难以承受。”
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曾多次获奖,包括1998年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9年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2006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13年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和平奖等,去年,她还获颁法国艺术和文学骑士勋章。
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为其授奖时曾称:“她自己创造了一个将在全世界得到回响的文学门类,必将掀起证人与证词涌现的浪潮。”
她的作品诚实又勇敢
总是能击中人心
记者欧阳春艳
阿列克谢耶维奇
虽早已在国际上屡获殊荣,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中国仍然算是一个“冷门”作家。她那本《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的中译本销量甚至仅有1万本左右。
昨日,长江日报记者连线其四本中译版作品的责编陈亮,他说:“我们曾经很了解俄罗斯的经典文学,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将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当代俄语文学。”
没有虚构,却比小说更让人难以置信
提起核污染,大家首先会想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她用3年时间采访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幸存者,这些人里有第一批到达灾难现场的救援人员的妻子,有现场摄影师、教师、医生,有农夫,有当时的政府官员、有历史学家、科学家、被迫撤离的人、重新安置的人、还有妻子们祖母们……这本书记录了人类史上最浩大的科技悲剧,前无古人,而且在长时期内都值得世界反思和警醒。
陈亮说:“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里,我们不仅可以读到俄语文学里最伟大的触及灵魂的那些东西,也可以看到她为世界文坛开创了一种新的纪实体裁,她对既有的历史记录方式在根本上是质疑的,而且直接挑战了过去载于文字的历史。”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没有任何虚构的东西,完全是根据访谈者口述的文字来记录的,如果有虚构也是当事人的虚构或者回忆不准确,她本人没有任何添油加醋虚构的东西,但是你读起来就会发现她这种纪实文学的东西比小说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所以当时西方媒体就是这样评论,说她非虚构的东西比虚构的小说更加让人觉得不现实,觉得荒谬、非常态。”
力图从最弱势者的视角看待灾难
在《我是女兵,也是女人》这部作品里,阿列克谢耶维奇说:“已经有数以千计的战争作品,薄薄的和厚厚的,大名鼎鼎的和默默无闻的,更有很多人写文章评论这些作品。不过,那些书通通都是男人写男人的……关于战争的一切,我们都是从男人口中得到的。我们全都被男人的战争观念和战争感受俘获了,连语言都是男人式的。”
阿列克谢耶维奇并不相信既有的文字记录的历史。正如她自己所言:“我很想通过普通人讲的故事细节了解古希腊:那个时代的人是怎样讲话的,怎样相爱的,怎样上战场的,怎样杀人的,怎样死的。每个时代都有三件大事:怎样杀人,怎样相爱和怎样死亡。”
“她并不只是简单地从女权主义者的立场来反思战争,而是从更人性的角度来看待战争。她的视角永远是从最弱势、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那里来看待所有的灾难。她是要记录过去历史上曾被忽略被无视的那些生命。”陈亮评价。
她一直沉重而低调
虽然策划出版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多本图书,陈亮与其却素未谋面:“我们都是通过版权代理联系的,她本人非常低调,不太愿意跟媒体打交道。我们之前看到她的一个访谈,想把这个访谈放在书里,她都拒绝了。”
2011年,阿列克谢耶维奇才回到白俄罗斯的首都明斯克。“她之前的作品都很沉重,沉重到自己都非常难以承受,所以她最近一本书不愿意再写那些,好像是要讲文化吧,会写一些自己内心的感受。”陈亮介绍,阿列克谢耶维奇至今仍在坚持创作。
阿列克谢耶维奇连续几年都是“诺奖”获得者的大热门,陈亮认为这很正常:“她早就具备了这个水平,获奖只是时间问题。她的作品诚实又勇敢,总是能击中人心;同时她的作品又非常好读,因为那是无数访谈的成果,会偏于口语化,可以让我从任何一页翻开,都能手不释卷地读下去。读她作品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是在倾听那些人的声音,那些声音传达出愤怒、恐惧、无知、艰苦、英勇、同情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