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将辩论纳入汉语教学中

2018年06月22日 10: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将辩论纳入汉语教学中

  “2018北京外国留学生汉语辩论邀请赛”日前在京落幕,北京外国语大学荣膺冠军。事非经历不知难。作为带队教师,我们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留学生辩论赛对于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认为,包括下面几个维度。

  辩论是语言的艺术,这从“辩论”二字的字义就可看出:无论是“辩”还是“论”,都从“言”会意。如果说“辩”是“以言语而争竞”,“论”就是“凭条理以立言”。前者是就辩论的外在形式而言,后者是就辩论的内在特点而言。二者是辩论语言外在表象与内在逻辑的统一。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筹备辩论队伍进行训练时,首先向队员强调的是对辩论语言特点的把握。因此,在大赛开始之前,队员已了解到,辩论语言要有逻辑,有层次,有秩序。因此,排比、设问、反问、对仗等就成为我们在训练时的语言设计目标与语言使用策略。可以说,赛前我们对辩论语言这些策略的设计,就是对参赛选手汉语学习的一种促进与深化。

  辩论的表象是语言的竞争,但是从更深层次去看,则是思维的较量。这种思维,由于参赛者背景不同,往往带有鲜明的跨文化性。这一点,是我们在进行赛前准备和训练时一直跟队员强调的。

  辩论针锋相对的语言对决背后,其实一直深藏着的是辩论所使用语言的语言社团的思维模式。对第二语言学习越深入,对其背后的思维特征的了解就越透彻。当我们的辩手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开始思考某个辩题时,也正是他们理解并自觉运用汉语思维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讲,辩论无疑也是思维的艺术。

  辩论并不是一个人的独白,也不是两个人的对话,而是一个团队与另一个团队观点的碰撞与交锋。因此,辩论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团队紧密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分工,也有合作;有慷慨激昂的自我陈述,但更多时候需要的是每一个队员围绕所持观点的自觉配合与相互补充。

  我们说,语言的背后是文化。汉语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团体性、合作性。语言的学习,就是文化的学习。所以,通过组织参加辩论赛,在打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其实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汉语文化的浸润与普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视角,最终因合作而融合。这种合作本身,其实也是辩论的一大魅力。

  数字化时代,人们学习语言的途径越来越多。但是,无论学习途径与方式如何变化,语言学习最终极的目的,还是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沟通与交流。这是语言工具性的本质要求。

  通过参加辩论赛,参赛选手们用汉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从过程上来看,与一般的辩论赛不同,母语为非汉语的留学生参加汉语辩论赛,首先需要理解辩题,这就需要所有的参赛选手无保留地进行表达和沟通。队员与队员之间,由面红耳赤诘问,到春风化雨说理;从咄咄逼人的责难,到心平气和重申。这其中不仅仅是沟通方式的逐层深化,也是交流水平的逐级提高。

  在确定了辩题的切入点之后,还要从汉语文化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可以说,每一次赛前的准备过程,就是一次以汉语为媒介的交流与沟通过程,也是汉语教学与学习的深入过程。当真正站在对方辩友面前时,更是达到了这种沟通和交流的顶点。

  第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规范系统的课堂教学,这是对外汉语教师的共识。但是,仅仅用课堂教学来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并不够,还需要伴之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与活动。这些语言实践与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留学生辩论赛,无疑符合上述这些特点。据笔者了解,北京外国语大学已经把培养留学生用汉语进行演讲和辩论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开设了《汉语辩论与口才》课程,受到了在读留学生的欢迎。

孟德宏

【编辑:王忠会】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