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 探秘“早期中国”真容
中新社山西临汾11月12日电 (记者 胡健)陶寺遗址博物馆12日在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开馆,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的230余件(套)古老文物,为公众揭秘“早期中国”真容。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先后出土各类文物5500余件,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
陶寺遗址博物馆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出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余件(套)。馆内设有“文明蕴化”“煌煌都邑”“早期国家”3个基本陈列单元,以及“陶寺考古”“临时展陈”两个专题展览和一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完整展示了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1112/4f50ac45-3ba5-4017-9ae0-e0e10da4562f_zsite.jpg)
一件从未公开展示的文物——圭尺,是陶寺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陶寺遗址博物馆讲解员芦婷介绍,圭尺是测量天文历法的仪器圭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圭表主要用来测量距离,判断节令、地中,所谓“地中”是指地之中央。陶寺出土的圭尺,是目前考古发现世界最早的圭表仪器实物。
此外,彩绘蟠龙纹陶盘也是该馆的核心展品。陶寺遗址共出土4件陶盘,此次展出的陶盘盘口直径40.9厘米、底径12.6厘米、腹部深10厘米、盘体高11.6厘米。据芦婷介绍,陶寺蟠龙是与夏商周及后世之龙最有直接渊源关系的龙形象,也为探索中华民族龙图腾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1112/1baf87a9-44ec-47bc-908a-b832bac5de4e_zsite.jpg)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说,陶寺遗址是一处具备早期国家特征的都邑性遗址。从1958年被发现、1978年正式发掘以来,陶寺遗址源源不断的考古新发现、研究新进展为古史探索提供了新材料,揭示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的特征,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特质的有力实证和生动写照。(完)
![](/fileftp/2022/04/2022-04-20/U719P4T47D50049F24533DT20220420152844.png)
文娱新闻精选:
- 2025年02月18日 19:33:02
- 2025年02月18日 17:51:18
- 2025年02月18日 15:00:47
- 2025年02月18日 14:28:55
- 2025年02月18日 10:59:54
- 2025年02月18日 09:16:16
- 2025年02月18日 09:11:07
- 2025年02月18日 08:34:05
- 2025年02月18日 07:32:25
- 2025年02月17日 1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