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惟一被指认过的慰安所:院内堆满建筑垃圾——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文化新闻
    全世界惟一被指认过的慰安所:院内堆满建筑垃圾
2009年07月10日 17:26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利济巷内堆满垃圾,是去是留一直是个难题。王娟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山东路利济巷2号,由若干民国期间的2层楼房构成。它被人知晓是因为它是全世界惟一被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

  这幢建筑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从2004年开始,利济巷2号是拆还是留的争论就不绝于耳,然而,五年过去了,这个民国建筑除了更加破落之外,也并没有新的进展。保护还是拆除?利济巷2号的去留再次成为大家心头的问号。

  院子里堆放建筑垃圾

  “利济巷2号里面现在堆满了建筑垃圾,不知道这个地方政府到底是想拆,还是想留。”记者日前接到一位读者的热线电话。

  利济巷现在究竟是何景象?记者前往探访。这是一处被繁华掩盖的地块,低矮的旧式楼房被周围高楼圈起,由于曾经遭遇过火灾,房子已经显得十分破落,屋顶仅剩几根乌黑的横梁。走进这幢连体建筑,正有工人不断地运送着垃圾。

  在院落里,用新砖围出一块空地,里面堆放着各种建筑垃圾。一位社区工作者正指挥着垃圾车进进出出。社工告诉记者,选择在这里倒垃圾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周围不少是学区房,加上地段好,买房装修的市民特别多。”社工说,这些建筑垃圾被随意丢弃,周围市民反映非常大。“我们请来了保洁队定期清理。可是,新街口寸土寸金,根本没有地方堆放。”

  “周围都是居民区,只有这里还有块空地。”社工说,利济巷2号一直闲置着,没有任何的进展。“与其闲置在那里,不如用来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于是,每天从附近运来的建筑垃圾会堆放于此,然后集体运送出城。

  5年来三种方案都未实施

  利济巷不拆除,也不保护,难道就一直这样放着吗?记者获悉,从2004年开始,利济巷的去留问题就已是纷争不断。

  据了解,2004年利济巷的慰安所遗址曾被列入南京市白下区城市拆迁范围,在拆迁中,原居于此的老居民写信到南京市文物局,要求保护这处遗址。当年,南京市文物局在白下区政府举行了“南京利济巷历史遗迹”专家论证会。

  利济巷2号当时专家形成的方案大致有三条。其一,原地保护。但资金的问题以及与周边环境如何协调,是这种方案实施的最大障碍。其二,迁移保护。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附近开辟展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其部分再现。其三,彻底拆除。

  参与到整个过程中的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对记者说,会后,拆迁行为得以暂停。“专家们一致认为该处遗址应当纳入文物保护单位。”

  一位知情者透露说:“当时实施第二种方案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它兼顾了各方利益。”但是纪念馆已做了一处“慰安所”遗址——下关‘华月楼’的复原模型。对于利济巷只是在新馆里进行了遗址照片展示。”也就是说,这三个方案,一件也没实施。

  两年内明确保护措施

  “已经五年过去了,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说法。”经盛鸿说,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门意见不统一”,还有该地段处于商业开发黄金地段,掺杂了多方利益因素。

  当然,在保护之声传出的同时,也有学者喊出了“拆除”口号。“挺拆派”认为,利济巷的这个建筑群只是侵华日军当时征用的民宅,后来又有居民入住其中,它只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历史价值不大,而且常年失修,已是危房,没必要保护。

  不管是挺拆派,还是保护派,这五年里,利济巷也仅是将居民迁走,并没有任何动作。经盛鸿甚至认为,没有任何进展的利济巷,是不是在等待“自然败落”的那一天?

  利济巷究竟何去何从。记者采访了南京市文物局文物管理处衣处长。衣处长表示,尽管“慰安所”遗址非常重要,它们却既不是文物保护单位,也不是其他法律保护范围内的优秀近现代建筑。

  “但保护是肯定的。”据衣处长透露,他们一直都在筹备要求将利济巷2号等处慰安所遗址列入保护对象。“以什么形式,怎么保护,两年之内,政府应该会有明确措施。”

  (王娟)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