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房东”后代:董必武夫妇救我一命——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西柏坡“房东”后代:董必武夫妇救我一命
2009年10月02日 13: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石家庄十月二日电 题:西柏坡“房东”后代:董必武夫妇救我一命

  中新社记者 牛琳

  十月一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秋高气爽。西柏坡纪念馆门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五大书记铜像,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辉。

  清早,头裹白毛巾、身穿深蓝色上衣的西柏坡村民闫清海来到这里,将一束自制的红艳艳的花儿小心翼翼地放在五大书记的铜像前,鞠躬、肃立。

  他告诉记者,新中国六十岁了,埋在他们心中的那段历史也已经六十多年了,革命先辈们都已纷纷作古,他希望用鲜花祭奠先人,表达敬意,祝福祖国。

  “特殊房客”悄然入住

  西柏坡,一个普通的北方小山村,背后是绵延的太行山脉,村前是奔流不息的滹沱河。村子里上了年纪的人都还记得,从一九四七年开始,一群“特殊的房客”陆续悄然入住。作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驻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千百年来默默无闻的西柏坡从此彪炳史册。

  在这群特殊的房客中,有几人于一九四七年五月来到闫清海家。当时年仅一岁的他并不知道,这几个客人就是赫赫有名的董必武和他的夫人何连芝及家人。董必武一行五人住在闫清海家的三间正房里,一住就是一年多,闫的父亲成了董必武的房东。

  据平山县党史办主任宋紫峰介绍,到一九四八年中共中央正式进驻西柏坡后,平山作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除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外,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宣部、中组部等四十多个中央机关、人民团体和有关单位驻扎在平山的夹峪村、北庄、南庄等四五十个村庄内。

  与董必武结下“父子缘”

  董必武夫妇入住闫家或属“偶然”,但冥冥中却似乎注定了闫清海命运的一次转折。

  闫清海说,据其母回忆,一九四八年秋天,刚刚两岁的闫清海得了一场大病,那时候老百姓没钱治病,绝望的母亲看他快死了,就用席子将其裹住,扔到了村口的一个碾盘上。恰巧董必武和夫人何连芝路过,发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闫清海,认出他就是房东的孩子,就立即把他送到了中共中央机关医院。三个星期后,闫清海从中央机关医院出院,何连芝又亲自去医院把他抱了回来。

  闫清海说,当天傍晚董必武夫妇抱着他来到家里,闫的母亲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她伤心地以为自己的孩子早就死掉了。闫的母亲痛哭流涕,拉着闫清海跪倒在董必武夫妇面前,让孩子认董必武做“干爹”。董必武爽快地答应了,但他批评闫的母亲不该把孩子扔掉。

  如今,这段往事已成为闫清海终身铭记的故事,他感慨地说:“是共产党、是董老一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西柏坡第一家观光旅游经营者

  闫清海说,他去过很多次北京,有两次终身难忘。一九六七年,闫清海带着鲤鱼、鸭子来到董必武夫妇家,一住就是半个月。当时二十出头的闫清海已经是西柏坡村革命委员会主任、党支部书记、民兵连长,董必武夫妇曾想将其留在北京,但农村出来的闫清海在北京住得虽然舒服却很不习惯,最后还是回到了西柏坡。

  之后,闫清海又和几个村委会书记前往北京,请求重建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旧址。一年后,旧址开工建设。

  闫清海说,一九八三年他买来了西柏坡第一条旅游观光船,搞起了观光旅游业。从一条到三条,闫清海的船变多了也变大了,第三条船是从天津购置的混合动力环保船。

  除了驾船,闫清海还在西柏坡开了第一家农家饭店,为参观的游客提供饮食。如今,当初的小窝棚先后经历了多次改造,现在成了营业面积约四十平方米的农家饭店。

  乡亲们也跟闫清海一样,陆续搞起了“红色旅游”。目前经营家庭旅馆、旅游饭店的达六十四家,占全村总户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人均年纯收入四千七百多元人民币。

  因修建岗南水库,当年留下五大书记足迹的西柏坡村已经静卧水中五十年了,搬迁后的西柏坡村如今新房林立,成为颇具现代气息的村镇。(完)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