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界定《蜡笔小新》的“成人”尺度?——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文化新闻
    应该如何界定《蜡笔小新》的“成人”尺度?
2009年10月09日 09:12 来源:南都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蜡笔小新》的作者臼井仪人被确认坠崖身死。
中间那个瘦长脸的男人就是臼井,他看上去很像漫画里小新爸爸的形象。
小新经典对白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新爸走了 小新来了

  《蜡笔小新》的作者臼井仪人被确认坠崖身死,“新爸”不再回来。同时,中文新版的小新也即将登陆内地,其中将有删节部分。究竟对于小新这一类的漫画,应该如何界定它的“成人”尺度?对此中国读者又了解多少?

  自从日本新闻媒体9月16日报道人气连载漫画《蜡笔小新》作者臼井仪人11日登山失踪以后,内地及港、台众多《蜡笔小新》粉丝们都揪心地等待着消息。接下来的几天,日本玉、群马、长野三县警方联合搜寻作者未果,继而将搜寻范围扩大到全国。最终,9月20日晚,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传来了——警方在荒船山山崖下搜索到臼井仪人的尸体,他已被确认在登山事故中死亡。

  该消息自从被日本媒体披露以来,中国的报章、电视媒体竞相转载,引起轰动。很多据称是“看着蜡笔小新长大”的80后的网友以及小新迷们,先是不肯相信这样的消息,认为纯属“胡说八道”,等到各大网站纷纷刊登新闻确认后,大多数人开始表示惋惜,深情地说道“新爸走好”,并感谢臼井仪人创作了小新。

  《蜡笔小新》,这部以崎玉县春日部市的幼儿园儿童野原新之助为主人公的漫画,通过小新的“童言无忌”表达了社会百态与人世辛酸。该漫画于1990年8月由日本双叶社的《周末漫画action》开始进行连载,后来被搬上电视和舞台,为广大读者所知。不过,尽管《蜡笔小新》在中国享有盛誉,但对于这部漫画的作者,以及它当初得以进入中国的经过,读者可能并不了解。

  小新爸爸是何尊容

  最近,日本艺术家黑田征太郎可谓“一喜一忧”。喜的是,他几年前在上海参加儿童EXPO现场绘画行为艺术表演时与朋友的一张合影被人贴到了网上,来回穿梭于包括央视在内的中国各大媒体平台,知名度暴涨。不过,“忧”也紧接着来了,因为中国人并没有把那张照片上的人当成黑田征太郎自己。在他的照片下方,却分明印着已故漫画家臼井仪人的名字。

  错误是这样发生的:央视新闻频道9月20日的“24小时”节目中播报了《蜡笔小新》作者死亡的消息。而对臼井仪人,新闻播报员有如下的评价:“小新爸造型与他本人有些相似。小新和他爸爸两道浓眉毛,乃是因作者自己嫌弃自己的眉毛太稀疏。”所配照片据说是他2006年10月在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博览上的留影。

  这张照片在当时是唯一一张在中国媒体露脸的臼井仪人“尊容”。可是,观众很快发现自己听到的文字描述与照片上那个头发稀疏、脸盘臃肿、长着络腮胡的男人有不少距离。一位懂中文的日本网友随即质疑,说“中国网站刊登的《蜡笔小新》作者照片看来像个流浪汉”。

  日本网友登出所谓“臼井和出版社的人合影”。照片中的臼井是一个面皮白净、面带坏笑的中年男人,与先前中国媒体使用的那张照片大相径庭。9月22日,在一个名为“指间沙”的个人博客上,博主发帖指出,包括央视在内的大部分国内媒体,现在所刊登的臼井仪人的照片都非臼井本人照片,而是误用日本艺术家黑田征太郎的照片。

  臼井仪人的照片遭到“张冠李戴”,让大家一头雾水。不单是中国,从他失踪到死亡,日本主流媒体也几乎没有刊登他本人的照片,从电视到报纸放的全都是他创作的《蜡笔小新》,让大家对于臼井的真面目相当好奇。

  事实上,臼井仪人失踪的初期,正值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就任的大日子,因此日媒对于这则新闻,根本未加注意。根据记者了解,直到台湾媒体开始关注之后,日媒才开始增加篇幅。但由于臼井相当低调,平常很少有照片流传,即使在日本国内,也只有部分漫画迷知晓作者到底是何尊容。因此,在没有做好案头工作的情况下,就发生了台湾某电视台的日本特派员为了抢新闻而误用照片,并且其他媒体以讹传讹的乌龙事件。而根据日本媒体的说法,臼井行事低调是不想破坏读者的印象。

  当然,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消息并不会影响中国读者对臼井仪人的诚挚怀念。百度贴吧中的“蜡笔小新”词条在臼井仪人死后的短短数天内暴涨到20余万,几乎每一分钟都有帖子在更新。读者们在通过网络向已故去的臼井送去怀念的同时,对于小新爸爸照片“张冠李戴”的事件,大都一笑置之,并在国内媒体致歉并将错误照片改正后,表示出了宽宏大量。

  原因不难解释。臼井仪人的故去,虽让人伤心,但令小新迷们感到欣慰的一件事情也在最近尘埃落地。中国的一家出版社已经从臼井仪人在日本的老东家双叶社那里拿下了《蜡笔小新》纪念版的版权,预计在本月之内推出,速度之快让人咋舌。如果相关审批能够顺利通过,《蜡笔小新》很快就能开始它全新的“中国之旅”。

  蜡笔小新再续“中国之旅”

  实际上,《蜡笔小新》并不是第一次开始它的中国之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日本“出道”不过数年的小新就已经凭借着各种渠道进入了中国的图书市场。

  但在那个时候,民营书业还是个“非法”行当。当时民营书业虽然已经开始有星火燎原之势,但是书商们不敢公开宣称自己是“做书”的。作为“二渠道”引进国内的《蜡笔小新》,只能作为未购买版权的盗版书刊印,在街头巷尾的小书摊流通,没法进入正规书店。

  直到2002年,得益于官方民营出版业日益增加的认可度,《蜡笔小新》在中国得以正式出版。当时北京共和联动和博集天卷两家图书公司共同取得了该书的部分出版权。共和联动负责人张小波回忆说,当时这套书的发行总册数达到百万册以上,非常受欢迎。这当中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在正版图书引进之前,国内盛行的盗版《蜡笔小新》所做的铺垫。

  在身为“小新迷”的张小波眼中,虽然前后总共行销了数百万册,但《蜡笔小新》并非只适合小孩子看的漫画,而是给具有成年人思想、感情的读者看的“成人漫画”,这种新鲜玩意儿自然和中国人传统观念里的漫画,有着一定的差距。

  不过,张小波却从其中嗅出了商机:“这种漫画能帮助成人减轻工作压力。主角是一个拥有成人心智的小孩子,从这个小孩子对待世界的方式,也能间接体会到一些城市病的存在,以及成年人所面临的困扰。”而成天被烦恼包围的成年人,相较于儿童,却是一个有力的消费群体。

  如今,随着臼井仪人的逝世,之前的《蜡笔小新》版权已经到期,出版的内容也并不完整,市场上盗版泛滥。从去年开始,包括共和联动在内的多家出版机构开始与双叶社进行《蜡笔小新》漫画版权的洽谈。

  最终,中国出版社在今年上半年获得日方的授权。目前该社已经向国家新闻总署报批,正在等待审批结果。总编辑倪延风表示,现在的目标是“要出就全套出版”。换言之,日本出版了多少本,中国就会拿到多少本。但倪延风也不忘给自己的话加上一些限制,称在内容上会重新加工,会删除一些不适合的内容,“臼井仪人离开了人世,在为他惋惜的同时,希望我们不要再误解他和他的作品。”此外,《蜡笔小新》漫画单行本截至今年8月10日推出的最新一辑,在日本已出版49本。而连载的画稿,双叶社的编辑称只拿到了截至11月份的。之后《蜡笔小新》的版权如何处置,尚未有定论。

  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几家书店,店方都表示在臼井仪人离世的消息没有传出时,《蜡笔小新》的销量也只是一般而已。但是,如今作者的突然离世,引发了一股“追看小新”的热潮,这几天很多读者前来,希望买到《蜡笔小新》。如此看来,只要《蜡笔小新》删节版通过相关审批,书店是绝对有意向引进的。

  不过,问题接着来了。按理说《蜡笔小新》是一部成人性质的漫画,其消费对象也多为成年男性,那么对于其中“儿童不宜”的部分自当保留,没有必要删除。但如今新闻出版署“腰斩”蜡笔小新,似乎又从相反的方向向读者证明,《蜡笔小新》是一部儿童漫画。那么,对于“成人”还是“儿童”,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呢?

  作为“成人漫画”的小新

  既说到小新的“成人”与“儿童”之辩,不妨先来看看何谓“成人漫画”。

  日本漫画的分级制度并非由官方颁布推行,而是业界自律。日本漫画有严格的限制级,整体是这样:儿童漫画、少女漫画、青年漫画、成人漫画(色情漫画)。按年龄细分,有12岁以下、18岁至20岁、20+等级别。限制级漫画在书店里必须在不同区域摆放,并有专人监督。如果售货员觉得购买者年龄不够,会主动要求其出示身份证。

  《漫友》杂志社社长金城在谈到《蜡笔小新》时认为,“这部漫画并不适合推荐给孩子看”。即使是在日本,根据日本家长会全国协议会的调查显示,有50%的家长不想让小孩看《蜡笔小新》。”但根据日本漫画的分类,《蜡笔小新》并不能算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成人漫画”。

  虽然在小新的言行中,有不少“少儿不宜”的段子。但总体上它并没有露骨的色情描写,还是属于滑稽漫画、也属于青年漫画,主要是画给十八岁以上的男生看的。知名旅日学者李长声平时也会看看小新解闷,他解释说,自1990年8月在漫画杂志上连载到1992年搬上电视,《蜡笔小新》始终是面向家庭的动画片,“合家欢乐,大概类似中国电视上的小品连续剧”。

  从一些所谓名言就可以看出,《蜡笔小新》不是给小孩子看的,例如:“去地狱的路总充满善意。”“并非梦逃掉,逃掉的总是自己。”“越是弱者越不原谅别人,原谅人是一种强大。”“找老婆跟买领带一样,找的时候显得很不错,但回家系到脖子上就丧气了。”“结婚很美,但结婚生活成了习惯就错了。”

  因此,虽然《蜡笔小新》最早是刊载在面向青年的漫画杂志上,但因被孩子们模仿,遭到人们的批评,后来也从小读者的角度注意漫画的语言和内容。原本有些“成人向”的小新,实际上已经越来越“适合全家观赏”了。

  问题是,中国目前尚未有正规的漫画分级制。对于漫画,出版机构向来是铁板一块,将其统统定义为“儿童读物”。不过,根据《漫友》杂志近八年来对读者的调查分析发现,国内漫画阅读群体在年龄构成上,13岁及以下群体约占11%,14-17岁约占59%,而18岁及以上约占30%。可见,漫画不专属于低幼,也不仅仅是青少年的爱好,同样也深受成年人喜爱。

  至今,在我国的动漫音像制品领域,适用的法律仍旧是1991年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其中明确规定:“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但这只是一条原则性的“死”规定。而漫画本身,通常是伴随着读者的成长而一同成长的。“漫长的连载,漫长的播放,从小看到大,是日本动漫的特色。”李长声说。对于漫画的内容,“限定”比“禁止”更科学,也更实际。《蜡笔小新》和蔡志忠哲理漫画、朱德庸城市漫画和几米绘本漫画一样,原本就是给那些从小读着它长大的80后们看的。说它“儿童不宜”是不假,但它实际的读者,又有几个真正的儿童呢?

  南都周刊记者·孙骁骥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