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地道战地雷战奠定吕正操将军传奇一生——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文化新闻
    学者:地道战地雷战奠定吕正操将军传奇一生
2009年10月15日 14:10 来源:沈阳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地道战,地雷战,奠定了吕正操将军的传奇一生。”10月14日,说起刚刚逝世的开国上将吕正操,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邢安臣这样评价。

  普及地道战:得了个“地老鼠”的外号

  邢安臣教授说,1991年初夏,吕正操前往美国探望张学良,谈话间,张学良笑着问道:“你当年有个外号,叫‘地老鼠’,你还记得吗?”吕正操笑了:“那是指地道战,是老百姓发明打鬼子用的。”就这样,吕正操与“地老鼠”的说法就传开了。

  关于当年的地道战,邢安臣教授曾在20多年前与将军探讨过,还曾研究过将军关于这方面的回忆录。“吕将军认为,地道战改变了平原地形对游击战的不利态势,是华北平原抗日军民的一个创举,是吕正操将军的一个传奇!”

  邢安臣教授认为,地道最初不是用来打仗,而是躲避敌人的无奈之举。当年,抗日斗争环境异常残酷,为了便于我军民坚持平原对敌斗争,在一些党员或“堡垒户 ”的住宅院内,挖掘能容纳一二人的小地洞,用于我地方干部隐蔽斗争。后来,军民们渐渐发现它是一个可以依托的阵地,开始不断挖掘它的潜在功能,后来就发展到具备防水、防毒功能,既可藏兵又可在众多隐蔽的射击孔偷袭敌人的作战阵地,再后来,地道从一村发展到多村相连。

  “吕将军普及了地道战。”在将军的大力倡导下,从1943年开始,地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

  邢安臣教授告诉记者:“我认为,地道战的广泛开展,对平原地区进行严酷的反‘扫荡’斗争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他举了几个例子,1943年3月,驻灵寿的日伪军200多人包围了正定县高平村,拂晓开始进攻,群众已进入地道,民兵通过在地道隐蔽口放的一阵手榴弹和冷枪,打死了20多个鬼子,敌人狼狈地逃回了据点。1945年4月,敌人以约一个团的兵力向冉庄进攻,冉庄群众依靠地道打死17名敌人,次日又击毙自团长以下40人,打得敌人不敢再来进犯。

  “现在,在冉庄有个地道战遗址,是冀中地道战的重要标志之一。冉庄地道长达32华里,整个村落设有各种构思巧妙的地道口,并筑有多处战斗工事,构成一个立体火力交叉网。形成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

  开展地雷战:找来清华学生突破技术关

  邢安臣教授认为:在对付凶残的日军方面,地雷战的威力超过了地道战。“当时,吕将军任冀中军区司令员,面对敌人疯狂的‘清剿扫荡’,他领导冀中军民广泛开展地雷战,不断消耗和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在一年多的时间内,炸死炸伤敌人400多人。”

  说到地雷战的开端,邢安臣教授十分感慨:“老将军百岁高龄时,还记得这一段历史。”1940年春季,安国县东赵、西寇两村的民兵,把手榴弹埋在大道上,用线拉火,炸死了两个伪军。随后大家竞相仿效,用废炮弹、废手榴弹,破铁壶、玻璃瓶子、罐头作壳,里面装上炸药,或自己翻砂铸造地雷外壳,装上自制硫磺炸药,制成土地雷。

  当时,各地互相学习和交流,花样越来越多。就像电影上所表现的一样,有利用土炮射的抛射雷、子母雷,落地后又反跳起半人高才爆炸的跳雷,用于庄稼地小路上的趟线雷,用于地面上的鼠夹子雷、压簧跳线雷,还有挂雷等,都是依地形地物灵活设雷的。军民们还巧妙埋设,使日军难以防范。冀中人民用地雷歼灭敌人的传奇故事,后来被拍成了电影《地雷战》。

  记者问邢安臣教授,当时村民对地雷知之甚少,而八路军中也没有制造地雷的专业人员,他们怎么能够将地雷制造得如此精妙,运用得如此神奇?

  “那是吕正操将军的功劳!” 原来,冀中抗日军民发明了地雷战后,既没有造雷人才,又缺少炸药。这个时候,司令员吕正操想到了大学生,并通过关系找到一批清华的大学生。这批大学生听说八路军准备开展地雷战的事,兴奋异常,通过地下党陆续进入冀中根据地,受到吕正操的赏识重用。

  吕正操将军的回忆录中写道:“这批大学生通过关系和各种渠道,购买了大量原材料,又发挥技术特长,制造了大批量地雷。有了地雷,冀中军民如虎添翼,打得日军心惊胆战、草木皆兵。”阜平县五丈湾村民兵李勇爆炸组,利用地雷先后炸死炸伤日伪军362人,炸毁汽车25辆。天井关之战,一种专炸坦克的地雷把日军第八联队的装甲车炸毁,日军报纸写“八路军有反坦克地雷”,从此再也不敢大摇大摆进入冀中了。日军的《华北驻屯军肃正作战指要》中用了相当的篇幅,指导日军应付地雷战。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