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日报”的名字早已成为历史,当年的社长兼总编辑、被后人称为“人民的新闻家”的邓拓也已离开我们多年,但有一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永远去追索。
如今在平山县的南滚龙沟村,我们还能寻觅到“晋察冀日报”和邓拓旧居的沧桑物影,尽管破败但可以追思。而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遗址因为隐蔽在民间且没有被专门保护而正在“被损毁”……
“邓拓旧居”已被拆除一角
一面是被拆成“半拉子”的老房子,一面是新盖起的贴着白瓷砖的新房。在南滚龙沟村的“邓拓旧居”,记者看到眼前的景象第一感觉是惋惜,因为这不可复制的拆除。
邓拓旧居是个小四合院结构,有正房有厢房还有门房,门房因漏雨已有局部坍塌,显眼位置挂着“邓拓旧居”的牌子。与门房紧邻的就是当年的“排版房”,记者注意到,已经被拆成“半拉子”的正是那间“排版房”,
“半拉子”旧房凌乱不堪地戳在那儿,不远处斑驳的石板路中间有个粗大的香椿树根,根犹在树已去。据说,当年邓拓经常在写稿之余在树下纳凉思考问题。听来让人更心生几分悲凉。
“排版房”的房东是村民李冬英,儿子22岁眼看着就要娶儿媳妇了。花七八万元的积蓄盖起了新房的李冬英,也许很少思考老房子的符号意义,更多的是日子里的现实。在村民眼里,李家住了这么多年旧房子,终于翻盖新房应该是件好事。
“当时考虑要拆除的部分不是邓拓旧居的主体,只是当年的‘排版房’,村里也没太当回事儿。”村支书李树明有些困惑地告诉记者,早在2001年村里就把邓拓旧居的门口挂上了牌子,但一直苦于没有保护经费,有关部门也过来考察过,但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除了遗憾,记者无意责怪村民的“现实”。其实,有些东西保存得好,自然是件好事,但不可挽回地破败了,也不必太追究。因为,沧桑的岁月总会带走许多东西。况且,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的每一个新闻人,或许本来就只愿默默无闻地为自己心中的理想奋斗,他们只想悄无声息地走进历史,无意让后人来凭吊。
现在邓拓旧居的正房住着的是,村民史兵联的二儿子李军成一家和大伯子李付付。“这里常常有外地来的参观者,好多人跟我们讲过,这个老房子是个宝贵的财富啊,千万不要拆!有些道理我们也能听懂,可谁不愿意住上宽敞的新房啊?”史兵联的儿媳妇卢福珍说,两个女儿都上初中了,可她们从来不把同学带回家,原因就是嫌房子太破。
邓拓旧居还能存在多久?在房东卢福珍和家人心中是个疙瘩,拆了吧?确实可惜而且村里也不让;不拆吧?又不愿整天住在这破旧不堪的老房子里?
说不完的红色记忆
采访当时,灰蒙蒙的雾气,笼罩着邓拓旧居西面不远处的铧子尖山峰。
今日的南滚龙沟村的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但作为老区的村民他们也常常以“晋察冀日报”和新闻家邓拓的往事引以为豪。
邓拓旧居的老房东93岁的史凤瑞老人去年已病故,女儿史兵联告诉记者,父亲是个老党员,抗战时期是村里的公安员,当年,《晋察冀日报》驻扎到村后,父亲把房子腾出来让社长邓拓住自己家。父亲在世时,邓拓女儿邓小岚曾四次来看望过父亲。
提到被聂荣臻赞为“民族的号筒”的《晋察冀日报》,村民们很自然地想到“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游击办报。在人们的回忆中,都很难脱开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邓拓,在他们的琐碎话语中,可以还原一个这样的新闻人:忘我工作、才学博深、为人谦和。至今,民间还流传着“邓拓骑着马写稿”的说法。“敌人来了,邓拓和他的同事就把印刷机就地掩埋,人员上山隐蔽。敌人一走,就又开始印。现在报纸哪有在露天出的呀?他们就是在玉米地里印。”73岁的村民史林山经常向来这里的参观者,动情地回忆当初办报的不易,“那时的记者都会投手榴弹、会打枪。而且他们都会侦察地形、敌情,到了一个地方,先了解附近敌人的情况,敌人可能从哪里来,到时候将从哪里撤走等问题。”
当年,正是日军扫荡最残酷的一段时间。一有敌情,报社的工作人员就把印报机和铅字埋起来,敌人走了,再挖出来接着印报。就这样,局势最紧张时竟然有过一天7次埋下机器,又7次挖出来印报的记录。“七进七出铧子尖”,后来成了《晋察冀日报》办报史上的佳话。
在《晋察冀日报》出版的10年多的时间里,有资料显示,报社的工作人员有38位同志牺牲在战斗中,17位同志病逝在繁重的工作岗位上。
“《晋察冀日报》从发行几千份到几万份,编辑部从几十人发展到数百人,谁能想到当年的发行竟然靠的是8匹骡子,真是中外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河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乔云霞经常深有感触地对学生们说,新闻人就该有一股子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精气神。
虽然“晋察冀日报”的名字早已成为历史,“人民的新闻家”邓拓也已离开我们多年,但有一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永远去追索。
遗憾真的无法避免?
站在邓拓旧居前,断壁残垣之外,树上挂满了硕大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当时,这里的周围该是田地吧?
闲暇时,邓拓等报社的同志们走出编辑室,和当地的农民兄弟一起交谈,倾听老乡对土地的渴望、对丰收的憧憬、对幸福的向往。“土地”、“农民兄弟”、“老乡”、“倾听”、“渴望”、“憧憬”、“向往”这一连串的字眼,不正是我们的前辈曾经走过的足迹吗?
房东史兵联还告诉记者,南滚龙沟留在邓拓心中的不仅有血与火的岁月,还有他和丁一岚忠贞不渝的爱情。他与丁一岚从最初文字相交到结为战地情侣,曾是当年边区的一段浪漫往事。如今,他们当年住过的小屋,住着的是史兵联的大伯子李付付。“当年的那段岁月,父亲很少说起,后来自己才慢慢了解。我早就有去看看父母当年结婚、战斗过的地方的想法。1997年,我带着弟弟妹妹们第一次来到滚龙沟,当时仅仅是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的时间,虽然时间很仓促,但也算完成了一桩心愿。2008年8月14日又来一次,这已是第四次。”
不久前,家住北京的邓拓女儿邓小岚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为了怀念当年的那种办报精神,《晋察冀日报》的一些老同志已成立了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专门搜集了解《晋察冀日报》当年的历史。
随着对当年《晋察冀日报》的了解,年过60的老新闻工作者邓小岚说,她越发敬佩父亲那一代新闻人。在战争岁月,没有交通工具,甚至没有遮风挡雨的编辑部,他们是在舍生忘死地办报。父亲曾和同志们说过“大家要随时往最坏处想,如果敌人来时万一走不脱,就和他们拼,宁死不当俘虏。要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当邓小岚听说父亲故居旁的“排版房”已被拆毁时,接连说了两个太遗憾。作为邓拓的亲属,邓小岚没有做过多评述。但记者能感觉到她的叹息声里带着的无奈和心痛。
邓拓旧居“被损毁”的遗憾,真的无法避免?还有多少这样的遗憾会重来?
记者注意到,像邓拓旧居这样的人文遗迹被忽略、被损毁在好多地方并不鲜见。就以小小的滚龙沟为例,除了邓拓旧居,这里的《晋察冀日报》旧址也只剩下了个孤零零的石碾子,都正因其隐蔽在民间且没有受到专门保护而在被遗忘、“被损毁”着……
是资金问题,还是意识问题?耐人寻味。(静冬)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