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地区最大且保存最完整天主教堂之谜(图) ——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文化新闻
    渝东地区最大且保存最完整天主教堂之谜(图)
2009年11月16日 13:24 来源:重庆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圣安多尼教堂历经百年风雨,外表虽然灰暗陈旧,但教堂内却保存完好。张一叶 徐永泉 摄
教堂建筑精美,内部雕刻精细。张一叶 徐永泉 摄
至今仍有许多教徒在这参加教会活动。张一叶 徐永泉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在偏远的巫山县庙宇镇,有一座建筑精美,堪称渝东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天主教堂,名叫圣安多尼堂。

  《巫山县志》载,圣安多尼堂已有113年历史,是法国神父德司望耗时7年所修建。之后,教堂又修建了学校、医院,帮助当地老百姓入学、就医……

  关于圣安多尼堂当年的辉煌,当地老人随便都可说出一大堆。但大洋彼岸的法国人德司望为何会到此偏远山村修建教堂?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因历时太久,这些谜团一直无法解开。

  近日,在村民建议下,巫山县文管部门和庙宇镇政府拟悬赏寻找两块石碑——据说,当年教堂内曾有两块记载德司望生平和游历的石碑,不知什么时候,教堂被破坏,石碑被人搬回家修了房子。如果石碑有幸重见天日,那段断层的历史,或许有望揭开神秘面纱。

  一座教堂

  一个传说

  外表陈旧内部完好

  圣安多尼教堂位于庙宇镇西南隅的七星街,尖顶装饰,高耸入天,前门顶上立着一个大大的十字架。虽已历经百年风雨,但仍是镇上最气派的建筑。

  10月30日,记者在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带领下,进入这座教堂。从外面看,教堂灰暗陈旧,墙上的文字和图案已斑驳。但一进入里面,顿时会发出惊叹:灰旧的外表下,几经修葺的教堂内部墙壁依然洁白,满堂绿色葡萄彩画没什么灰尘。层层叠叠雕刻着葡萄串和花卉的祭台上方,挂着大幅神像。整个教堂内一尘不染,保存非常完好。

  “以前的教堂,比现在还要漂亮得多!”就在我们感叹教堂内部精美时,住在教堂隔壁、近70岁的老教友王尚秀撇撇嘴,不屑一顾:“以前的教堂,到处吊着亮晶晶的珠子,顶上还挂着一排漂亮的白色灯盘。”王尚秀回忆,以前每逢宗教活动,教徒就搭梯架往每个灯盘里插一圈蜡烛,蜡烛全部点亮,整个经堂灯火辉煌!

  “前头欧式房屋,后方塔式钟楼。”王尚秀指着现在已成围墙的地方说,那时的木质钟楼一共四层,从下往上一层比一层小,其楼梯是被庙宇群众形象地称为“螺丝转顶”的旋转木梯。钟楼顶挂着两口修建教堂时德斯望神父亲从法国带来的铜钟,高约1米、直径80厘米,每逢礼拜天和瞻礼日,工作人员就在钟楼脚下拉动一根绳子,“当……当……”清脆的响声,几十里外都能听见,因发出的声音一粗一细、一圆一尖,当地人就把这对铜钟称为一公一母“阴阳钟”。

  王尚秀记忆里的盛景,我们已然看不到。但一块挂在教堂门口的牌匾却能从另个侧面证实教堂曾经的辉煌:因建筑精美,圣安多尼堂被市政府和市规划局评为“优秀近现代建筑”。

  一个传说

  法国神父乐善好施

  这个离城数小时车程的偏远乡镇为何会有如此建筑精美的教堂?

  记者就此走访了不少庙宇镇上的老人。老人们一致的说法是:一位法国神父100多年前自筹资金修的,这位神父不光在这传教,还大兴善举,帮助当地老百姓上学、就医,做了很多事。

  “当年为了修教堂,我师爷还专门跟神父出国学习的。”住在庙宇镇上的老木匠、86岁的丁为恩提起这事就来劲:“我师父叫张石生,手艺高超,他的父亲,也就是我师爷,当时并不会修洋房子。法国神父专门带他去法国参观学习,在修庙宇天主堂的所有工匠里,只有我师爷一个人跟神父出过国!”丁老汉显得很自豪。

  魔芋街94岁的李克金老人证实,听上一代人说,当时修洋房子本地人确实不行,工匠大都来自外地,教堂修了整整7年。教堂修好后接圣母像,跑来看稀奇的村民排起几里长,将通向庙宇场镇两座石桥都踩垮了一座。

  “法国神父不光在庙宇修了教堂传教,还带来了无花果种子,教农民种,又在旁边修了女学堂、男学堂和医院。又在镇上买了几十亩土地收租,用租金供没钱的老百姓读书和看病。”镇上81岁的老人丁世宪说,自己小时候曾在教堂女学堂念过一年免费的书。那时候,还没有西药,神父们带来了许多“面面药、片片药”,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没钱看病的,他们免费发药,常常一吃了就见效。因此,村民不仅主动参加教会活动,还常常给教堂捐米捐菜以此感恩。教堂最鼎盛的时候,一次弥撒有2000多人参加。

  一些谜团

  神父是怎样一个人

  当地老人说,虽然圣安多尼堂修好后德司望就离开了庙宇,后来换了好几届神父。但因为最初这一切是德司望带来的,所以庙宇人都对德司望充满感恩和好奇。

  老人们的一些说法,记者在《巫山县志》里找到出处: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法国神父德司望来县,在庙宇槽创建天主教堂。占地5458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面积2482平方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庙宇天主教堂落成,举行了隆重的祝堂大典。在县天主教活动中,庙宇最活跃,每逢星期天,常有三四百人到教堂做礼拜。若逢节气,远近教徒达2000余人。故该地率先办起天主女学校,招收学生100余人,从法国购来铜鼓、铜号供教学之用。民国34年,教堂运来西药,创办天主堂诊疗所,并在建始县建铜鼓堡建立分所,附带办学。

  对巫山民俗文化颇有研究的巫山旅游界资深人士覃麟分析,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庙宇镇交通不便较偏僻,但100多年前的庙宇,却因靠近长江,又是奉节、建始、巫山三县交界处,是个交通便利的物资中转重镇,法国神父选址此处修教堂传教也就不难理解。

  解放后,因历史原因,圣安多尼堂遭到数次破坏,曾经的辉煌突然不再。那对响彻庙宇的铜钟一度也被搬到巫山县城,成为陪伴不少巫山人成长的声音。后来,铜钟被盗,经巫山公安部门找回后,收入了文管部门珍藏。但创办教堂的德司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当初为何来到偏远的庙宇修教堂?这段历史却成了一个埋在巫山人心里的谜。

  有说德司望是为爱德“感化人心”而来,倾家荡产自筹资金修建了教堂;有说他名为传教,其实还有其他目的……记者查询了《巫山县志》等资料,又走访了巫山档案局、文管所等相关部门,除了对圣安多尼堂有简单记载,均未找到对德司望个人的记录。

  虽然无法探寻历史,但如今的庙宇镇上还随处可见德司望带来的无花果,成了庙宇镇一大经济作物。奇怪的是,这来自法国的树种,除了庙宇镇,在巫山其他地方都不长。

  不久前,该县文物部门在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后,将其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准备出台一系列措施保护。近日,有村民说,当年教堂内曾有两块记载德司望生平和游历的石碑,不知什么时候,教堂被破坏,石碑被人搬回家修了房子。文管部门拟与庙宇镇政府联手寻找那两块石碑,如果石碑有幸重见天日,那段历史也将重新揭开神秘面纱。

  小贴士

  庙宇镇位于渝东门户巫山县西南边陲,距县城57公里。

  每天上午7时开始,巫山县城平湖路中部短途车站每隔1小时有公车发往庙宇,车程约2个半小时左右。圣安多尼教堂就位于庙宇场镇西南角禹王街,下车步行300米左右即可到达圣安多尼堂。

  庙宇镇现仍保存有500米长青石板老街,古色古香。除了神秘的圣安多尼堂,举世闻名、204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人”遗址也值得一去,就在场镇东南约3 公里处,步行半个小时可到。市里已经出台对龙骨坡的近、中、长期保护开发规划,拟推出远古生活体验游、民俗风情体验游、科考休闲游,打造探索之旅、浪漫之旅、美食之旅等。

  该地因有万亩良田,素有“巫山粮仓”之称,这里的大米甘甜醇糯;此外,产于深山丛林的庙宇党参肉实体软、嚼之化渣,在整个东南亚都有极好声誉和市场;该镇村民擅养鸭,土鸭蛋制的松花皮蛋味美色亮;用糯米作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的特色糕点米画也是一大特色;当然,要是 10月去的游客,还不要忘了带点法国神父带来的无花果哦!(记者 张一叶 通讯员 徐永泉)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