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带着一本《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到北京现代城的一家咖啡店阅读。读一本书的最好场所是人气腾腾却还算安静的咖啡店,因为在一杯咖啡和一张光洁纸质书页的翻动之间,一抬头,便可以窃见芸芸众生。
并不愿意一本书的书香脱去人间烟火之气,像《铸就偶像》这样的书。它事发的年代真实而遥远,桑塔格成名于上世纪60年代;它事发地点同样真实而遥远,桑塔格在哈佛大学拿到哲学硕士学位,游历了欧洲——伦敦和巴黎之后,搬到了美国的纽约。从此,她在纽约完成了她的小说,找到了她最可信任的书商兼经纪人,并在以后的40年中成为“文学界的美丽杀手”、“真正的知识分子”甚至“美国公众的良心”。
桑塔格26岁时从她前夫的父母手上要回了6岁的大卫,1959年元旦带他来到纽约,身边仅有两只箱子和70美元。桑塔格说,“我激动万分。我就像《三姐妹》中渴望去莫斯科的艾琳娜一样。心里能想的就是纽约!纽约!”
这样的文字和它创造的景象似曾相识,那个至今依然是美国乐坛的女王,无人可同日而语的麦当娜,当年只身前往纽约的时候,口袋里也仅仅揣了50美元和梦想。
我的桌子的右手边的一桌坐着两名男子,他们用一台即非IBM也非DELL的笔记本电脑。他们似乎在面试什么人,在我阅读的一个下午时间,五六名女子走过我的身边,走到他们的面前,坐下,然后她们回答这两名男子的问题。她们都很年轻,穿着普通,并不特别娇艳。脸上有一些临时挂上去的微笑,反而让人看起来有些茫然。
在这个繁忙的、每平方米的商品房随时有可能卖到3万元的地段,她们让我从书本上每每抬头,会想起,纽约和那个口袋里仅有70美元的苏珊。然后,在一个城市里,从无名很快地演变成一个奇迹。
一个具备光明和黑暗面的繁华城市,和在光影之间游走的人群中,才可以偶尔理会一个童年丧父并缺少母亲照护的女孩,青年时期努力读书的美貌女子,奔向“纽约”的决心。世界上没有谁是上帝特别眷顾的孩子,无论是一个流行音乐的女王,还是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的“公正良心”。她们的奇迹的开头,都是口袋里微薄的钱财和心中丰厚的梦想。
我准备离开这间咖啡店的时候,遇见一个曾经报道过伊拉克战争的战地记者、和一个说中文的日本专栏作家的那一刻,我想知道,这个城市会否有一天成为很多人的“纽约”,会否有一天出现一个或者几个苏珊·桑塔格。
或者,这样一个人,已经出现,而我们还没有开始阅读。
兰格格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