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频袭扰北宋边境 范仲淹“火线”办教育 ——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文化新闻
    西夏频袭扰北宋边境 范仲淹“火线”办教育
2010年01月04日 10:5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公元1040年,范仲淹在陕西延州(今延安附近)办起了教育。此刻的陕西,其实早已安放不下一张宁静的书桌。

  当是时,西夏集结兵马,频频袭扰边境,在北宋朝廷引起了极大的恐慌。数十年未生战事的边境,军队松散如沙,战斗力低下,在西夏铁骑的冲击下不堪一击。延州,地处战火最烈处,看北面,三十六个军事寨堡均被西夏大军扫平,瞧东西,四百里屏障荡然无存,这里显然是孤城一座。

  此时迫在眉睫的事,是修建防御工事和加强军队训练,尽快增强边境守军的防御力。范仲淹携一纸调令,赶来担任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主要的任务毋庸置疑,那就是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至少要守住延州。这些事,他在做。换了别人,也会做。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的办教育。

  范仲淹办教育的爱好应该与幼年记忆有关。据《范文正公集》所述,公元1009年,范先生21岁,在长白山醴泉寺僧舍读书,每天就着咸菜吃四块稠粥,如此苦读三年。后又到应天府书院读书五年,通过刻苦学习,范仲淹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独木桥,走上了仕途。在教育中深深受益的亲身经历给他带来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有了一定能力之后,范仲淹便开始操办起兴建学校、广育良才的事业。

  公元1015年,范仲淹进士及第,被分配到司法系统工作,掌管讼狱和审理案件。本来自己的岗位业务和教育毫无关联,但他却一门心思地惦记着兴建州学。作为以法律为业的公务员,要插手教育行业,终归属于越俎代庖,好在宋朝社会风气开放,范先生办的又是好事,并未遭到什么拦阻,于是他得以遍访周边名儒,“得名士三人为师”,给当地学子授课。再后来,范仲淹调动工作,赶赴江苏当了一县之长,终于得到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不再有越位之嫌。范仲淹一面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一面着力兴学,一年左右就建成了学校。

  范仲淹认为,要治理国家,特别是救治处于问题堆儿里的国家,康庄大道只有改革一条,而培养人才,又是走在这条大路上的头等大事。他说:“天下治乱,系之于人,得人则治,失人则乱。”至于人才匮乏,归根结底在于“教育有所未格,器有所未就而然耶”,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教育。

  范仲淹一生奔波,调动可谓频繁,而兴办教育的初衷却始终未变。在他到苏州当官后,便筹划修建苏州府学。本来,范先生在苏州买了一块地皮,地段好,风水佳。据清朝道光年间的《苏州府志》记载,此地“高木清流,交荫环鲡”,甚至有人说若是在这里盖了宅子,将来一定门丁兴旺人才辈出。范仲淹听后丝毫不以为意,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信念,反倒将地捐出,用作府学建筑用地。他说,“吾家有其贵,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己焉?”

  在此建成的苏州府学规模颇大,“广殿在左,公堂在右,前有泮池,旁有斋室。”除了老师的办公室和上课的教室,还有池塘、宿舍,硬件设施齐备,在当时也称得上地标式的建筑了。

  硬件再好,也要有软实力支撑才行。范仲淹四处延请名师。他曾写信给孙复,请他来“讲贯经籍,教育人材”。说起孙复这个人,可是不得了。他本无名气,依照《宋史》的说法,“泰山孙氏”是被范先生从“贫篓中”发掘出来的。在此前,孙复只是山西一个默默无闻的穷秀才。虽然他聪颖过人,但家境贫寒,为了赡养老母,不得已四处打工挣钱,完全没有心思求学,范仲淹偶然与之接触,发现他是可造之材,便在府学给他安排了工作,定岗定编每月固定工资3000钱。当时社会低收入家庭一天的生活费用大致在100钱左右,孙复这3000钱的月工资足够维持家庭生计了。有了稳定的收入,孙秀才不再为生计奔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日精研典籍,终成一代儒学大师。

  说到教育,再谈点技术。为什么北宋这个时候面对的西夏人突然变得如此强大,如此不可阻挡?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西夏人掌握了先进的冶铁技术,从而改进了马镫的品质,使得骑兵可以踏踏实实地踩在马镫上,或挥刀近距离攻击,或弯弓搭箭远程骑射,大大增强了骑兵的战斗力。在科技和知识日益成为战场制胜的法宝的形势下,范仲淹提倡兴办教育,培育人才,非常有远见。

  回到本文开头,在战火纷飞的延州城,范仲淹在州城东南兴建了嘉岭书院。毕竟是战争年代,学校也要以实用为教育重心。在范先生的安排下,大量军事干部走进书院,端起课本,学习文化,讲习军事科目,很有千百年后延安抗大的风范。

  延州日渐浓郁的文化氛围,让范仲淹甚感欣慰,他在与军队频繁接触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不少人才,其中以狄青为最佳代表。此人出身行伍,属于玩命型人才,可惜在文化知识上一穷二白。据《宋史》记载,范仲淹爱惜他这个人才,有意加以栽培,因此“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告诫他,不掌握文化,不晓得历史,也就是一亡命徒,难成大器。玩过游戏《三国志》的都知道,给武力很高智商一般的大将配上一本兵书,能大大提高其智力水平。自此,狄青发奋读书,想必在戎马倥偬之余,没少赶到嘉岭书院听课学习。渐渐“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打起仗来有勇有谋,屡立战功,不断擢升。可以说,狄青的一路升职,与范先生推行的文化教育密不可分。

  人们感谢范仲淹,因嘉岭书院系他倡导修建,所以又称其为范公书院。假如有人不希望看着范仲淹在教育前线孤身奋战,打算出点钱出点力帮助办学,我想替他发明一句答谢词:I'm 范,thank you!

  孙雅彬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