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曹操墓”处于汉制向晋制演变时期——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文化新闻
    专家:“曹操墓”处于汉制向晋制演变时期
2010年01月14日 11: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月14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振东14日在社科院考古论坛上指出,备受关注的“曹操墓”从时代上看处于汉制向晋制演变的时期,时代放在东汉末是没有问题的。

  1月14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召开“社科院2009年公共考古论坛”,正式公开对河南安阳曹操墓考察分析后的结果报告。

  “安阳发现曹操墓”的消息公开后,引发各界热议。尽管考古专家多次表态,外界仍有质疑之声。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团一行12人赶赴河南省安阳市考察了西高穴“曹魏大墓”。并于14日召开“社科院2009年公共考古论坛”,正式公开对河南安阳曹操墓考察分析后的结果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振东介绍了两汉大型墓葬制度的变化。刘振东说,“西高穴大墓”继承了东汉多室砖墓的特征,一条墓道,两个墓室,四个侧室,这是一条墓道的多室砖墓。这是东汉大墓的一个大的特征。

  刘振东介绍说,都城和墓葬是考古工作的两项最主要的内容。今天想谈的重点是墓葬形制的时代特征。谈的年代跨度比较长,今天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简单看看墓葬发展的脉络。重点放在汉代的王墓,地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他地区的墓葬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墓葬存在一定的差别。

  这个墓葬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了,到新石器时代,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早期、中期,就是竖穴土坑墓,就是在地面下挖一个竖穴的土坑来埋葬。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也就是大约从距今6000年前,在墓葬里面出现了木棺、木椁。这就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竖穴土坑墓。

  在夏商周时期,继续这个基础之上不断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商代出现了墓道,另外墓外还设有车马坑、祭祀坑。到了西周时期,出现了多重棺椁,是很多层,另外也出现了用鼎制度。

  到了春秋末年,在新石器时代和商西周时期,地面上没有高大的坟丘,以及陵园设施,地下多重棺椁,以及用鼎制度继续发展。

  东周战国时期,地上形成了一套陵园设施,包括坟丘、陵园、陵寝建筑、陪葬坑、陪葬墓等,地下多重棺椁、用鼎制度继续发展并遭到破坏。

  在两周时期,主要是以多重棺椁和用鼎制度来规范墓主的等级秩序——丧葬的等级制度——周制。

  战国晚期,在洛阳一带出现了土洞墓,在郑州一带出现了空心砖墓——新的墓葬形制。

  墓葬的形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一些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秦汉时期传统的棺椁墓被继承下来,并且得到了改造,进一步发生了变化。因为秦代的立国比较短,所以留下来的墓葬资料,尤其是地面有坟坡的墓比较少。

  以秦始皇陵为代表,有坟丘,周围有两重围墙,就是陵园,坟丘旁边有陵寝建筑,另外陵园外部分布着很多陪葬坑,大家很熟悉的兵马俑坑、铜车马坑是少数的几座,另外还有大量的陪葬墓没有发掘。秦始皇陵,秦代在继承要素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反而形成了秦始皇陵巨大的规模。

  秦始皇陵的布局对于西汉皇帝陵的布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汉一共有11个皇帝陵。

  到了两汉时期,就是西汉和东汉时期,它最终形成了一套新的丧葬等级制度。我们一般叫做汉制或者汉陵。它的等级序列大概是这样:皇帝陵、诸侯王陵、列侯墓、二千石官吏墓、中小官吏墓、平民墓、刑徒墓。因为内容很多,今天主要是介绍诸侯王陵。

  西汉的诸侯王陵有四种形制:第一种是继承了传统的竖穴土坑木椁墓。

  第二种就是黄肠题凑墓,是西汉独有的一种墓葬形式,以前没有,东汉也没有了。这个年代上面是属于西汉时期的。当然它和先秦时期的题凑墓有一定的联系,实际上是在它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了一种新的墓葬形式。

  所谓的黄肠题凑叠加在一起像一个墓墙一样,发黑的部分就叫做黄肠题凑。在黄肠题凑的墓葬里面有内回廊,有前室、有官室,官室就是放套官,也不是一层官,有好多层官,这都是受先秦墓葬的影响。另外在黄肠题凑外面还有两条回廊。

  第三种墓葬形式就是石室墓。它是用石块,用经过加工的比较平整的石块砌成的墓室。这是南越王墓的一个墓室。

  第四种墓葬形式叫做崖洞墓,这个墓整个是在山里面掏挖而成的。崖洞墓里面的回廊是受到黄肠题凑墓影响而成的。

  汉代诸侯王四种墓葬形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相互影响的。这就是汉墓的入口,这是墓道和墓门的情况。这是河南甬城西汉梁国的墓葬形式,一座墓室,墓室周围有一些侧室,在墓室的周围有回廊,回廊的四个角有四个小室。

  这个回廊也是和黄肠题凑墓有关的。这是这个墓的剖析图。这个是墓室,这是它的一些侧室,这是回廊的四个角室。这是这座墓的甬道,这是它的主墓室。整个是在山里面掏挖而成的。

  这是位于西周的西汉楚国王陵,左边是掏洞,右边是用石板搭建而成的,有厨房、有厕所,就是各种生活设施,全搬入这个墓内。这是这座墓的剖析图。这一部分是在山体里面掏挖而成的,这一部分是在地面上用石板搭建而成。

  在西汉时期,诸侯王陵,我个人收集的资料,挖掘比较充分,墓主身份比较清楚的现在有45座,当然这个数字,有些发掘了资料还没有公布,应该是在45座以上,分别属于18个诸侯王国。

  西汉诸侯王陵的坟丘以圆形为主,也有方形,墓葬形式有四种,合葬形式是并穴合葬,四种墓葬形式都是王和王后不在一个墓里面,是两个墓并列在一块合葬,属于并穴合葬,不是同穴合葬。就是崖洞墓,具备同穴合葬的条件,墓道可以打开,可以合葬,但是这个时期没有这种葬俗,属于并穴合葬。另外诸侯王陵和皇帝陵一样,也发现了祭祀用的器件和陵寝建筑。

  到了东汉时期,东汉时期的墓室基本上继承了西汉的墓室。墓室主人比较清楚的有8座,属于6个诸侯王国。坟丘全变成圆形了,墓葬形制,西汉有四种,东汉只有一种,就是统一为带有一条墓道砖室木,我们叫做多室王墓。

  诸侯王墓的特点是带有回廊,这个回廊是继承了西汉黄肠题凑葬室的要素。总体来说,一条墓道带回廊的多室砖墓。尤其这个墓是用石头做的,也可以叫做多室石室墓。另外,发现石题凑,西汉黄肠题凑墓的墓是木头的,到东汉变成了石材,这显然是和西汉有一些继承关系的。

  另外东汉王陵的合葬形式是并穴合葬和同穴合葬并存,西汉时候的王和王后,两个墓并在一块的合葬形式还存在,但是,同穴合葬,因为砖石墓的特点就是墓道可以打开,合葬比较容易操作。所以这个时期,同穴合葬就多起来了,并且很流行。

  另外,在地面上面也有陵寝建筑,用于祭祀的祠堂等陵寝建筑。这就是东汉诸侯王陵的大概情况。

  这是河北定县北庄的一座东汉诸侯王陵。大家看到这个是墓道,墓道上面带了一个墓室。经过一个甬道,进行前室。大家可以看到,在东汉时期,诸侯王门也是有两个墓室,一个前室,一个后室,但是前室形状是长方形的,后室也不是方形的,也是基本上呈长方形的。另外带有回廊。这就是在主室周围的一圈回廊。另外在室外面用石头砌了一圈围墙,把整个墓室围起来了。

  汉代形成了一套汉制,也就是汉代等级丧葬制度,地面有一套陵园设施,其中最主要的是坟丘的高度来表示墓主等级,这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

  地下,西汉处于变革时期,王陵有四种形式,到了东汉统一为一种形式。玉衣也是汉代丧葬礼制的重要内容。

  到了魏晋时期,在继承汉制的基础上,墓葬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终形成了晋制,从两周时期的周制,再到两汉时期的汉制,再到魏晋时期的晋制。地面坟丘不重视,有很多墓没有坟丘,地下的墓室,就是简单化。晋制也有双室墓,墓道相对来说比较宽、比较长,墓道的分级,有很多台基,这是一个特征。再一个墓室逐渐变成方形,这是晋制的很重要的特征。

  刘振东最后谈到西高穴大墓时指出,它继承了东汉多室砖墓的特征,一条墓道,两个墓室,四个侧室,这是一条墓道的多室砖墓。这是东汉大墓的一个大的特征。但是和东汉王陵存在明显的区别,它没有回廊。东汉前室、后室都是长方形,它这个基本上,前室后室接近于方形。这些区别基本上属于晋制的内容。

  这种墓从时代上看处于汉制向晋制演变的时期,时代放在东汉末,时代上没有问题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可以看出来,结合文献记载,因为曹操到曹魏时期墓葬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地面坟丘不重视,地下墓葬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包括玉衣,在两汉都很流行,它是等级制度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曹魏时期,玉衣就消失了。结合这些情况,同时也可以认为,在曹操时期,或者在东汉末年到魏初,墓葬形式发生了很快的重大的变化。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