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柠:《蜗居》传达可疑价值观 只能“卖身”么?——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文化新闻
    张柠:《蜗居》传达可疑价值观 只能“卖身”么?
2010年02月21日 16:09 来源:中广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小说《蜗居》。 中新社发 许康平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原题:《蜗居》传达了一种可疑的价值观念

  在笔者读过的大量当代“烂书”中,小说《蜗居》并不算最烂,但也够“烂”的。原以为这是一部当代年轻人的遭遇小说,没想到是一部忘年交式的“爱情”小说。读完后我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就叙事语言、情节设置这些纯技术问题而言,它有它的特点,叙事节奏也把握得不错,流畅且好读。这正是令一般读者和电视剧改编者着迷的地方。一般而言,电视剧的传播效果要大于小说,而小说的艺术效果要大于电视剧。这个作品恰恰相反,小说的艺术效果还不如电视剧。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小说的价值观念很成问题,它的所有技巧,都在为一种可疑的价值观服务。

  挣钱的速度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没有房子的苦恼和悲剧”这一主题,牵动了所有年轻人的心。这是小说《蜗居》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小说的主人公海萍和苏淳、海藻和小贝这两对,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做白领,但一套住房都没有。市长秘书、贪官宋思明,却有很多套豪宅和用不完的钱。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之间的资源配置更合理一点呢?从社会角度看办法很多,一种是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将贪官宋思明的房子夺过来分了。这种老土的办法今天无疑行不通。另一种是改良,通过社会管理制度和调节手段的改革,阻止贪官占有更多,并让房价再低一点、普通人的工资再高一点,海萍和海藻就可以买房了。但是,面对这一漫长的社会调节过程,她们俩都耗不起,海萍的孩子出生了、海藻要结婚了,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连首付的钱都凑不够。第三种办法就是“市场”调节,让宋思明将自己多余的房子和钱匀出一部分给海藻,海藻用自己的青春和身体作为回报。

  如果既不想“革命”,也没有耐心等待社会慢慢地“改良”,更不愿意做贪官和妓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比如“挣扎”,设定人性的底线,在底线的边缘上挣扎和煎熬,用人的尊严的力量,衬托生活的悲剧,赋予底层生活以价值和尊严;比如“逃离”,哪怕是逃离之后再一次落入新的圈套,等等。有人马上会反击:“你傻冒”。在市场和权力面前,真正的文学可能就是“傻冒”,否则,我们将会不断地读到像《蜗居》这样的“傻冒文学”。毫无疑问,长篇小说《蜗居》的叙事并没有给别的方案留下任何空间,仿佛只有卖身投靠这条路似的。它极力支持第三种方案,用青春和身体作为交换条件:海藻得到了房子和钱,宋思明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蜗居》就准备这样悄悄地两清。

  其实,作者并不敢明目张胆地在价值上支持第三种方案,而是在叙事技巧上做文章。为了让第三种方案出台变得顺理成章,首先,作者将所有的障碍都设置在海萍和苏淳面前,目的在于为宋思明不断出场做铺垫。孩子要跟父母在一起就必须购房,购房需要首付,首付没有钱;贪官宋思明有钱,妹妹海藻正年轻,是宋思明所欲求的,于是开始了“等价交换”。首付的钱解决之后,海藻本来可以离开宋思明,与男友小贝重修于好,可是姐夫苏淳突然“犯罪”了,只有宋思明才能将苏淳救出来,于是海藻再一次投入宋思明的怀抱。海萍还遇到了许多小障碍:租房子、找家教、办公室遭遇,等等。所有这些小障碍,都不是海萍自己去解决的,而是通过妹妹海藻的身体为中介,让宋思明去摆平的。这些都成了海藻不得不当“小三儿”的现实基础和叙事借口。小说叙事,就这样一步一步将海藻逼成了“娼妓”,这似乎不符合道德的要求。怎么办?于是作者将海藻设计为一种“无私奉献”的人,她之所以不断地放弃道德底线,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姐姐的幸福。为他人的幸福而堕落,不是道德可以评判的,那是一种神圣的堕落。这一切都是隐藏在叙事学的烟幕之中的。

  宋思明,作为一位身居高位、在市里呼风唤雨的人,凭什么整天为海藻这位私营公司小白领的家事去奔波呢?是爱情呀!爱情成了一块遮羞布。为了让“爱情戏”成立,首先要贬低不成功的男性:海萍的丈夫苏淳和海藻的男友小贝。尽管他们都很爱这两姐妹,但他们挣钱很少,没有能力首付,身体和精神都不振作。然后是美化宋思明:外貌好、学历高、会说英语,遇事沉稳、处事干练。宋思明像魔术师一样,能从左边口袋里变出钱、右边口袋里变出高级轿车钥匙、腰里吊着一大串房子的钥匙。只要海藻缺什么,他摇身一变就出来了。宋思明还具备了情人的内在条件:心细、善于调情、身体也不错。这样的品味男,不立马献身于他更待何时?小说在处理海藻与小贝的关系时,写得十分粗糙,明显地不想与小贝废话。小说将大量的笔墨用于宋思明和海藻交往的细节描写,给人一种感觉,海藻不是用身体换房子和钱,而是在谈恋爱。

  长篇小说中的任何事件,其效果都是结构性的;但小说叙事的指向却是有总体性的。这部小说的叙事,明显地指向了一种很可疑的价值观念:金钱和权力就是救星,还可能激发出爱情。当它通过文学的形式讲述的时候,就是要将一种很可疑的价值观念形式化、美学化。小说结尾,宋思明为海藻准备了500万,安排了出国的退路,后因急忙赶到医院去看海藻而死于车祸。宋思明仿佛成了英雄,贪官成了美的化身,这让人反胃。

  来源:中华文学选刊 张柠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