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简《恒先》与八股文:后世文体皆备于战国 ——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文化新闻
    楚简《恒先》与八股文:后世文体皆备于战国
2010年03月01日 10:05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邢文把楚简《恒先》与八股文联系起来,多多少少有标新立异之嫌———楚简《恒先》是出土于战国楚地的竹简文献,现藏上海博物馆;八股文是明代科举考试的应试文体,两者的时代相距千年。难道八股文的起源能追溯到千年以前的战国时代?我们今天要从楚简《恒先》的辞章特色、八股文的文体特点, 来讨论这个重要而有趣的问题。

  一、从楚简《恒先》谈起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战国时期的辞章文体,而且关系到我们应该如何整理、复原中国古代的简帛文献。

  我们先从《文史通义》中的一个观点来看第一个问题。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反复强调:“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他的意思很清楚:到了战国时代,文章的辞章变化已经穷尽,后世的各种文体也已具备。这当然是语带夸张的概括性评述,但它的观点是明确的,也就是说:到了战国时代,文章写作的辞章修辞已经极尽变化,后世文章的主要文体至少已备雏形。从上博楚简《恒先》的修辞特征来看,名噪后世的八股文文体,在文体特征上,确实可以溯源至战国。

  上博所藏战国楚简《恒先》有着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其中最值得提出来讨论的,是一种基于对偶格的修辞结构———排偶。楚简《恒先》所见排偶,约有两种基本的形式:排比对偶式排偶与联句对偶式排偶。在《恒先》中,这两式排偶也有复合排偶的形式。下面我们看两个例子。

  第一,排比对偶式排偶。这种排偶的基本结构是三个以上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其中,各句之间彼此对偶。两两对偶是这种排偶与一般排比句的区别。楚简《恒先》第一章有:“朴,大朴。静,大静。虚,大虚。”这是一组排比句。构成这组排比的3个句子中,“朴”、“静”、“虚”3词彼此相对,“大朴 ”、“大静”、“大虚”各以“副词+形容词”的结构彼此相对。句中,“大”字的使用,隔字重复,是类字的修辞手法,属于类叠的一种。此例虽只有9字,但已是由3个彼此相对的对偶、类字结构所构成的排比,是一种简单的排比对偶式排偶结构。

  第二,联句对偶式排偶。楚简《恒先》的第五章分为两层,如上下两联,可列作下表:

  上表中,括号里的“下”、“为名”诸字,是为了便于说明辞章结构而补出的。在上表第一层,“详义利,考采物”是严格工整的对偶句,“作焉有事,不作无事”是句式相对、意义相反的对比句;第二层的“言名先者有疑妄,言之后者校比焉”,也是句式相近、相对的对比句。第一层中的“举天\(下 \)之事,自作为事,用以不可赓也”,与第二层中的“举天下之名,虚树\(为名\),习以不可改也”,构成对偶。整个第五章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中“详义利,考采物,出于作。作焉有事,不作无事”与下联中的“凡言名先者有疑妄,言之后者校比焉”相对,上联中的“举天\(下\)之事,自作为事,用以不可赓也”与下联中的“举天下之名,虚树\(为名\),习以不可改也”相对。这样的上下两联句式双行、彼此对偶,是排偶的常见形式。《恒先》第五章的联句对偶式排偶,是一个对偶之中又有对偶、对比的复式结构。

  《恒先》的这种修辞特征,不能不使我们想到以排偶为主要辞章特点的著名文体———八股文。

  二、是是非非八股文

  八股文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臭名昭著的文体了。1942年2月,毛主席发表了《反对党八股》,把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文比为“又臭又长的懒婆娘的裹脚”,把反对八股文称作是五四运动的“一个极大的功绩”。八股文长期以来被视作“科举中最为‘丑陋'的部分,”学者们甚至在从正面考察八股文的积极意义时,也不会忘记说明要抛弃八股文的旧形式。

  然而,细读《反对党八股》,我们发现毛主席所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文,并不是所有的八股文。实际上,在古人眼中,八股文是一种风格独异的文体,取历代骈、散之精华,甚至可与唐诗、宋词齐名。焦循《易余箭录》:“有明二百七十年,镂心刻骨于八股……洵可继楚骚、汉唐诗、宋词、元曲,以立一门户。”焦循还计划编一部文集,以反映“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自《楚辞》之下,汉代专录汉赋,魏晋六朝专录五言诗,唐代专录律诗,宋代专录宋词,元代专录元曲,明代则专录八股文。即便是反理学、反儒家礼义之“伪情”的公安三袁,他们也认为八股文可以抒发性灵、得文字三昧。袁中道的《成元岳文序》说:“时文虽云小技,要亦有抒自性灵、不由闻见者。古人云:‘一一从自己胸臆中流出,自然盖天盖地',真得文字三昧。盖剪彩作花与出水芙蓉,一见即知,不待摸索也。”“时文”就是八股文。袁宏道在为一部八股文集作序时,更是把八股文比之于诗,认为八股文和古诗文一样,可以传之后世而不朽。

  八股文的名称有多种,如八比、时文、时艺、制艺、制义、经义、举业、四书文或五经文等。八股文在形式上要求有“八股”或“八比”;“ 股”或“比”,都是指对偶。“八股”或“八比”,说的是在明代科举考试所独有的这种应试文体中,须有8组对偶。这8组对偶,以排偶为体,在八股行文的起承转合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明史·选举志》对八股文作有说明:“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这一段文字,从八股文的用途、来源、人称、文体、名称几个方面,界定了八股文。1、八股文的用途:在唐、宋以来的科举考试中,用来命题试士的文体;2、八股文的来源:宋代王安石所创的应试文体经义;3、八股文的人称:以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4、八股文的文体:文章在规定的部分须句式相对,体用排偶;5、八股文的名称:八股、制义等。

  八股文在文体上要求有“八股”或“八比”,被认为是出于唐代应试的律诗。毛奇龄《西河集》:“唐制试士,改汉魏散诗而限以比语,有破题,有承题,有领比、颈比、腹比、后比,而然后以结收之。六韵之首尾即起、结也,其中四韵即八比也。然则试文之八比视此矣。”就是说,在唐代的科举考试中,限用诗句对偶的律诗,有起、有结,有破题、承题、领比、颈比、腹比、后比,其中的“八比”就是后来“八股”或“八比”的来源。这当然只是一种说法,许多学者并不赞成,如晚清探花商衍鎏先生就在他的《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中,对此进行了批评考证。但毛氏之说,至少总结了八股文体的若干重要特征。

  综合各家意见,我们可以把八股文文体的构成及其形式特点归纳如下:

  1、破题:破解题意;文字散行。2、承题:承接并进一步说明所破题意;文字散行。

  3、起讲\(又称原起、小讲\):总括题意,覆罩全篇;文字散行。

  4、起比\(又称起股、题比、前股、提股\):开始议论;句式双行,相对成文,四、五句或八、九句,构成排偶。

  5、中比\(又称中股\):承上启下,充分议论,全篇的重心所在;句式双行,相对成文,句数不限,构成排偶。

  6、后比\(又称后股\):发中股所未发,铺张推陈,畅所欲言,与中股共同构成全篇的重要部分;句式双行,相对成文,句数不限,构成排偶。

  7、束比\(又称束股\):回应前文,申明主题,收束全篇;句式双行,相对成文,二、三句或四、五句,构成排偶。

  8、大结:结束语,发挥己意;文字散行。

  对照《明史·选举志》等文献所记,可以知道起比、中比、后比、束比这4组偶句,体用排偶,构成狭义的“八股”或“八比”。

  这种“八股”或“八比”的文体特征,已见于战国楚简《恒先》。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