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馆名称:明皇粮仓博物馆
-藏馆地址:东四十条22号(东四十条立交桥西南角),南新仓3号仓
-开馆时间:2010年1月 10 日(对外预约参观)
-镇馆之宝:有600多年历史的南新仓古仓廒
南新仓,元、明、清三朝的皇家粮仓,是京城乃至全国保存最为完整、也最有规模的古仓廒。与故宫、长城、胡同、四合院,一并成为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的城市标签。南新仓,作为元、明、清时期南粮北运的产物,已成为中国古代南北方生活资料调剂的见证,作为南粮济京的重要代表性建筑,也成为我国古建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的建筑留存。对研究我国运河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是研究古代仓储制度和仓房建筑的宝贵实物。自1984年被北京市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后,古仓的保护、修缮日益引起各方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关注。近几年,一个保护性利用、以文化养文物的方法正在这里开始全新的尝试。走进南新仓,在600多年前修建的皇家粮仓里,你可以欣赏到同样诞生于600多年前美轮美奂的昆曲《牡丹亭》;可以看到传承了中华五千年的精美书法绘画作品、丝绸、陶瓷工艺品;也可以听到充满现代元素的声像、影像作品;还可以陶醉在茶艺餐饮文化的品尝中。今天,这本就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又多了一个好去处:新开的明皇粮仓博物馆。
在东四十条立交桥西南角新保利大厦的西侧,但见在高楼林立中有一排排略显低矮、却气势非凡的古建筑群,那就是南新仓。进南新仓东门,向北从古仓新韵雕塑和莲花水景喷泉中间穿过,在明代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铜像前伫立片刻,然后走过那一片竹林掩映的甬路,在眼前豁然开朗中,你见到的就是3号仓——明皇粮仓博物馆。
镇馆之宝—— 有600多年历史的老仓廒
在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老仓廒中兴建展示京都历史、漕运历史、仓储历史的博物馆,本身就是有识之士的聪明之举、智慧之举。
位于东四十条22号的南新仓,是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扩建而成的。虽然历经600多年风风雨雨,站在博物馆的门口,今天我们仍能感觉到那老仓廒的皇家尊贵。
在古代,仓是总称,廒就是贮粮库房。据史料记载:在京城十三仓中,南新仓规模之大,在当时为京城之最。由于是京师储粮重地,为长期保存粮食,要求储粮的仓房保持干燥与恒温。在外观上,仓廒与城墙一样按军事标准建造,全部用大城砖砌成,保证其坚固耐用。廒砖产自山东临清县,大城砖每块长约45.5厘米,宽约22.5厘米,高约11.5厘米,重约25公斤。仓院墙砖要小一些,重约12公斤。仓房都是砖砌,五花山墙,廒的墙体很厚,底部厚约1.5米,顶部约为1米,墙体收分很大。廒架结构基本采用独棵圆木的中国传统木架结构,七梁八柱。厫内可使用的空间约2800立方米。屋顶悬山合瓦清水脊顶,前有罩门。瓦则产自山西。为了防止水淹,每座仓廒所选地址都比较高,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地下修有排水管道。
总督仓场——京都仓廒总管和管理机构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迎面看到的是两尊身着明代服装的塑像坐在八仙桌两侧。讲解员告诉我们:这是明朝仓场总督正在接待江南运粮官员。
说到粮仓,因其关系着京师的食粮供给和社会安危,一直受到最高统治集团的重视,从元建大都起,就在城内建起各种仓廪50余座,可存粮百万石,并特设京畿都漕运使司对仓廒进行管理。
到了明代,因当时的运输条件,漕船不再上溯什刹海,而转向东城了。于是,在齐化门附近,七座粮仓沿城而建。即朝阳门的禄米仓、东四的南新仓、旧太仓、兴平仓、富新仓和北新桥的北新仓、海运仓。据说,这七座仓可储粮518万石,除了供应百官禄米外,有时也用于平抑市场粮价和赈济灾民。
在明朝时的最高管理机构为总督仓场,总督仓场尚书或侍郎的办公地点原在旧太仓内。主管机构是通粮厅和京粮厅。这两个厅负责外河、里河、驳运及京通二地漕粮入仓等一系列繁杂事务,需要和30多处衙门协调工作。由此可见,明代漕运就已经建立起一整套成熟的管理体制。
除专司贮粮的仓廒外,另有许多附属建筑,其中龙门、官厅、科房、大堂等都是各级人员办公用房;警钟楼、更房,为报警巡更人员所用,还建有仓神庙、土地祠、关帝庙等,为祭祀之用。另有多眼水井,为救火水源。当然,一般的仓库周围都是严禁烟火的。不仅是在仓区,就是附近的胡同里,火神庙、关帝庙也比比皆是。
京杭漕运——皇城官民的命脉
随讲解员右转踏过小桥,我们被一幅巨大的壁画吸引:但见画中河道弯弯、银帆点点;桥上、岸边人流如织、熙熙攘攘。画下粮垛排排、斗满筛忙。真是当年的情景再现。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称漕粮,其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称漕运。漕运事关国计民生,是关系朝廷生存命脉的重要政治经济活动。漕运起源很早,秦始皇北征匈奴,曾自山东沿海一带运军粮抵于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每年都将黄河流域所征粮食运往关中。隋朝初年,除自东向西调运外,还从长江流域转漕北上。隋炀帝动员大量人力开凿通济渠,联结河、淮、江三大水系,形成沟通南北的新的漕运通道,奠定了后世大运河的基础。
随着元朝强盛,城市扩大,人口增多,粮食供应难以保障。因此,开凿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势在必行。公元1275年,元代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沿江淮至大都各处访问视察,决定把隋、唐时代弓形的河床“截弯取直”,不再绕道河南,而直接从淮北穿过山东,进入华北平原,最后到达通州。1292年,郭守敬又主持开凿了从元大都到通州的运河,翌年竣工。建设中,他沿河建造了24座水闸,通过上下闸的相互启闭来调节水位,解决了北京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难题,从而使货船可以由低向高行驶,直达积水潭码头。元世祖忽必烈亲赐这条河为“通惠河”。通惠河的开浚,大大促进了京城仓储事业的发展。以前供应京师的粮仓,大多建在距离北京50余里的通州。通惠河开浚后,城中陆续建起了一批规模宏大的粮仓。于是就有了我们后来所说的“京城十三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