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收藏家马未都因作品授权问题“叫板春晚”,曾引起极大关注。当时他发现自己几年前写的一篇作品《量力而行》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春晚剧组改编成了小品,为此马未都向春晚剧组索要15万元改编许可费,最终由于沟通不畅,小品在春晚开播前被紧急撤下。上周末,马未都在北京某文艺沙龙上首次公开回应此事时说,向春晚剧组要15万元的改编许可费,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知道无形的东西大于有形的”,希望能借此呼吁社会对于版权等无形资产的保护以及尊重。马未都还提到,“1624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专利法,这部‘看似小气’的法律,奠定了英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当年西方人靠制度、靠对无形资产的尊重超越了我们。我们到今天如果还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赶超人家会非常难”。
马未都的“维权”举动,在这个轻易便可“复制”、“粘贴”的网络时代更显得别有意味。即使在西方国家,如今也不乏视“剽窃”为理所当然的现象。今年2月,柏林17岁的少女作家海伦妮·黑格曼的小说处女作出版后仅短短数周,便跻身德国畅销书榜前列,但黑格曼“天才少女”的名号很快受到质疑,德国媒体随后揭发,该部小说有多处抄袭自一位署名“艾伦”的少有人知的小说,其中甚至有对艾伦小说几乎原封不动的复制。面对指责声浪,黑格曼并没有否认此事,却很不以为然,声称这不是抄袭而是”混搭”、“重组”,因为她是生长在各种媒体混搭的新一代人,她甚至通过其出版商发表声明称,“根本没有原创这种东西存在,只有真实与否”。与郭氏丑闻在中国如出一辙,即使在事件曝光后,黑格曼的小说依然受到读者追捧,在德国亚马逊书店仍高居畅销书榜前十位。英国作家罗伯特·麦克鲁姆2月15日在《卫报》网志上撰文,哀叹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对剽窃指控,就是不明白,要么就是不承认。”在他们看来,复制并粘贴他人文字为己所用,只是文学创作的手段之一。
无论是剽窃,还是黑格曼所说的“重组”,都超越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但仅仅用道德来说事是远远不够了,这也是今年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张抗抗关于著作权保护的提案如此引人关注的重要原因。张抗抗的提案特别关注了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她建议成立由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代表、法律界人士组成的创意产业侵权行为认定委员会,强化对网络侵权的界定,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清晰、严格的网络侵权认定标准;同时修订著作权法中有关网络侵权的处罚条款,并建议司法机关降低网络侵权的立案门槛,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侵权人的盗版成本。
小至不时爆出的文坛抄袭门,大至谷歌图书扫描在全球引起的著作权保卫战,在一切信息如此唾手可得、复制粘贴如此便捷的新媒介时代,保护原创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旦创造性劳动者的努力得不到回报,创新热情就会丧失,文化原创力将沦为空谈,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作者:陈川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