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游牧习俗:牧业经济是蒙古族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根据家畜的不同特征和季节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放牧习俗,即四季游牧。即牧民根据季节、气候、草场、牲畜及人的情况,在草原上有规律地移动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适合自然环境的生产、生活习俗。这种逐水草而游牧的方式,一可增加牲畜的膘情,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可轮歇草场、保护草场。蒙古人把牧场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草场,即春营地、夏营地、秋营地、冬营地。在正常情况一年之中游牧四地。
四季游牧营地的选择:各个季节的气候和牲畜的膘情不同,选择春、夏、秋、冬营地的条件也各不相同。春季对牲畜是最为严酷的季节,经过了寒冷、枯草、多雪的冬季,牲畜膘情大为下降,抵抗能力减弱。因此,春营地要选择可以避免风雪灾害的草场,以利达到保膘保畜的目的。夏天为了增加牲畜的肉膘,要选择山阴、山丘、山间平川的细嫩草场,同时要注意有山顶、山丘可乘凉。秋季是为了增加牲畜的油膘,要选择草质好、凉爽的草场,以增强牲畜的耐寒能力。冬营地主要是为了保护牲畜安全度过严寒而漫长的冬季,要选择山阳地带,要特别注意牲畜的卧地。俗话说“三分饮食,七分卧地”,说明冬天保膘的重要环节是卧地。
草场的选择:在四季游牧的过程中,选择草场要根据牲畜的不同特性,一般是绵羊、山羊、马群选择长有菅草、苇子、山荒草、嵩草等的草场。牛和骆驼要选择茂盛的带刺的高草。
走敖特尔习俗:在一般情况下,游牧在每季相对固定的时间内搬迁。如遇自然灾害则采取临时走场,即走敖特尔的方式。“敖特尔”汉语的意思就是迁徙, 走敖特尔分为近距离和远距离两种。近距离走敖特尔是在自己所属的地域内选择较好的草场。远距离走敖特尔是到较远的地方借用他乡的草场。走敖特尔时间的长短根据自然灾害的轻重、牲畜的膘情而定。
四季游牧、走敖特尔的风俗禁忌:一般在选定四季营地后要先做记号;选择依山且开阔的地方,特别忌讳在叉道、牲畜走出的小径或旧包址上搭盖蒙古包;搬迁走场时要选择吉祥的日子;蒙古民族认为,每月初三、四、五、十二、十三、十四、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日,是对人畜都有利的吉日,宜搬迁;在搬迁时特别注重方向,拆盖蒙古包时要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拆盖、搬迁;搬迁时要移动火撑子的三块石头,如搬迁至他乡则要带走火撑子的一块石头,认为火撑子的三块石头是一个家族香火的开端。 “逐水草而迁徙”这句话人们经常描述草原游牧生活方式的,被不少人误解为“简单”、“原始”,甚至有人把它引申到“自然的奴隶”这个概念上。实际上,在干旱少雨、大部分土地相对贫瘠的蒙古高原生态环境下,迁徙本身是一种建设,使协调人、自然与牲畜三者关系的自然法则,是文明人类所发现的重要哲理之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