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岭南写真:客家匾额馆展示民族特色辉煌文化

2011年10月16日 2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梅州10月16日电 题:客家匾额馆展示民族特色辉煌文化

  作者 杨草原 古敏灵 邓广敬

  客家匾额馆坐落于广东梅州城区江北的客家公园内,作为中国客家博物馆的专题附属馆,它是广东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匾额专题馆,同时也是国内文博系统首家专题匾额馆。自2010年11月开馆以来,客家匾额馆以其浓郁的客家民俗风情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成为展示厚重客家文化的新窗口。

  记者近日专程前往探访,感受客家牌匾文化。

  走进偌大的客家匾额馆,记者见到了众多大小不等、种类丰富、古色古香的匾额,细细品味,每块匾额都展示一段历史,都记载一个故事。在“门楣匾”一类,悬挂着珍稀的武将府第“骑尉第”匾和被学界视为“客家宣言”——《丰湖杂记》著者徐旭曾的“大夫第”匾,“功名匾”类则悬挂着长达2.82米,宽至1.15米的气势磅礴且完好无缺的“槐堂世瑞”一匾,让人大开眼界。

  馆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珍贵的匾额是从广东、福建、江西等客家地区征集过来的,历经3年,共征集160方,经过挑选后展出107方精品匾额,其中大部分为明清时期的匾额,年代久远。

  客家匾额馆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是一座建于1935年的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西合璧式的客家民居建筑。该馆内的客家匾额陈列,分功名匾、寿庆匾、商号匾、门楣匾、堂号匾、功德匾、综合匾七部分,展陈手法与古民居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完美演绎出匾额中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和浓郁的风情。

  每一种匾额都代表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如“门楣匾”彰显了宅主的家世家风、政治地位、文化修养和精神面貌,“堂号匾”是客家人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功名匾”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见证,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读为本的精神,“商号匾” 则是匾额世俗化的一种标志,反映了客家人在崇文重教的同时亦官亦商或亦工亦商等。

  中国客家博物馆研究部王秋珺说,客家匾额表达了客家人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欣赏趣味,反映了当时客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民风,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来此参观,都感到异常的亲切,也为源远流长的客家匾额文化感到自豪。

  馆内工作人员介绍,客家匾额馆自去年开馆以来,除了迎来众多国内游客以外,还有不少来自美国、印尼、缅甸等地的华人华侨前来参观,获得好评无数。如今客家匾额馆已成为梅州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

  据《说文解字》记载,“匾,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匾额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它集合了书法、篆刻、雕刻等艺术的精华,是一种集收藏性、观赏性和艺术性为一身的特殊文化载体。

  匾额文化,几乎涵盖了国学中的所有传统道德,从匾额中能解读厚重的传统文化,探寻浓郁的民俗风情,领略华丽的词赋诗文,鉴赏精湛的书法篆刻,体验古老的交往礼仪,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