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甘南10月17日电 (记者 丁思)“候鸟春季北上繁殖,秋天南下越冬,尕海湿地现今已成为候鸟补充食物、养精蓄锐的理想驿站。”17日,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尕海保护站副站长张勇告诉记者,在此栖息繁殖的鸟类数量由2003年的3000多只增加到现今的2万余只。
尕海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肃碌曲县境内,享有“高原之肾”、“高原明珠”之称,湿地核心区的尕海湖是甘肃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海拔3470多米,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黑鹳、黑颈鹤等珍稀鸟类迁徙的栖息地。
深秋10月,秀美的尕海湖在金色的草原和山峦环绕下,显现出别样生机。“随着天气日渐转冷,上千只南北迁徙的候鸟在这里中转、栖息”。
据张勇介绍,现今尕海湿地有湿地植物94种,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等湿地动物95种。水鸟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从2004年的不足10只增加到2011年的300多只,另一种珍稀鸟类黑颈鹤从2004年的10余只增加到目前的130多只。
“水鸟种群和数量的变化是尕海湿地生态变化的‘晴雨表’。”张勇说,迁飞途中,候鸟也会自主选择适宜的驿站栖息繁衍,尕海湿地的动植物种类多样,其中“高原蚯”很受黑颈鹤等水鸟喜爱;没有人类干扰和破坏的原生态气候成为候鸟繁殖的乐园。
据了解,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因干旱、过度放牧、植被破坏等原因,尕海湖水域面积不断缩小,曾于1995年、1997年、2000年三次干涸见底。保护管理区对此实施了筑坝引水、填埋排水沟、引导牧民合理放牧等一系列湿地恢复措施。
张勇说,尕海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尕海湖区周边60%以上已经干涸的山泉恢复出水;湿地面积由90年代初的480公顷增加到目前的2170公顷,尕海湖区沼泽湿地的面积恢复到12000多公顷,蓄洪和调节气候的能力大大增强。
据悉,日前在江苏无锡结束的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上,甘肃尕海湿地被确定为国际重要湿地,这是甘肃唯一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