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小朋友在妈妈的帮助下抱起一个1米高的大葫芦。2009年在山东聊城举办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第三届国际葫芦文化艺术节上,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观赏到了即将成熟的30余个品种的各式葫芦,欣赏到了针刻、烙画、彩绘等20余种工艺葫芦制作工艺。
中新网聊城11月18日电(孔凡元)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山东聊城农民“葫芦王”于凤刚创新的农产品“五环葫芦”,被奥组委以2.7万元收藏,一时成为佳话。18日,“齐鲁文化行”记者走进中国雕刻葫芦之乡——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堂邑镇,探寻葫芦产业发展的“秘诀”,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的魅力。
当日,记者走进堂邑镇的中国雕刻葫芦艺术馆,被各式各样的葫芦所吸引:6位工艺师正在对这里的葫芦进行雕刻加工,被加工后的葫芦产品品种繁多、形态各异,有大肚如弥勒佛的葫芦,有俏皮的亚腰葫芦,还有那异形葫芦,个个青翠别致,情韵独特。据了解,堂邑镇种植葫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国内葫芦最大的产地和加工中心。
聊城东昌府区文化局局长李炳泉告诉记者,这是当地政府引导农民“种”文化,让农民成为文化人所获的文化成果。“种”文化的过程,也是农民素质提高的过程。农民是葫芦的种植者,也是葫芦的烙刻艺人,缺少文化就难有艺术灵韵。
李炳泉说,他们注重在生产中培养农民文化素养,邀请专家、教授手把手地传授农民葫芦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同时在葫芦博物馆成立葫芦科技培训中心,每年培训种植和加工人才600余人,倡导创作出新,引导农民在葫芦的文化内涵上下足功夫,在葫芦烙、刻上各种传统吉祥图案,使一个葫芦附加值增加20多倍。而采取勒、扎、挽等技术,塑造出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等形状,葫芦身价立刻倍增,一只能卖到三四千元。
据介绍,该镇葫芦种植户600多户,种植面积3000多亩,加工从最初的简单雕刻,发展到现在产品包括异形葫芦、雕刻葫芦和烙花葫芦三大类,近千个品种,葫芦加工业户达到130余家,外销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葫芦的产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年产值超过3亿元,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一大主导产业。
据了解,此间堂邑镇已被树立为文化样板,让在全国“葫芦圈”里颇有名气的葫芦加工大户成为榜样,成为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挖掘传统文化,堂邑镇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投资300多万元,重修文庙、古城墙,维护千年古镇风貌;营造文化氛围,借助雕刻葫芦和木版年画“双国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整理,建起葫芦艺术博物馆。
目前,地方政府成功举办了两届葫芦文化艺术节,并开展了葫芦工艺大赛、中华葫芦展销交易会、中华葫芦文化产业高端论坛等活动。艺术节期间还邀请国内相关专家以及日、美等国外相关组织参加,把东昌葫芦推向全世界。如今,随着一大批文化设施和文物古迹的建设和开发,堂邑镇借文化搞旅游、拉经济,雕刻葫芦和木版年画被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