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解读“重庆路径”:内陆发展加工贸易值得借鉴

2011年11月22日 17:09 来源:华龙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何降低营商成本,挖掘比较优势,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跨越性发展,重庆在内陆发展加工贸易的做法,值得众多中西部地区借鉴和思考

  2011年前三季度,重庆的GDP跃上了7000亿的台阶,增速达到了16.5%,首次位列全国第一。其中,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是做出了较大贡献的。前三季度,重庆市实现出口总额118.68亿美元,同比增长1.5倍;出口累计增速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23.1个百分点。

  出口激增,是重庆大力发展“内陆型加工贸易”的结果。重庆加工贸易自2010年底翻番增长以来,2011年发展更加强劲,前三季度,全市加工贸易方式实现出口31.72亿美元,同比增长3.5倍。其中,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实现出口26.8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500倍。目前看来,在IT业出口的强力推进下,重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进出口额1000亿美元的目标很有可能实现。

  看到这些极具跨越性的数据的同时,更需要透过这些数字的背后,解析一下重庆这种西部地区打造内陆型加工贸易的路径,这有利于整个中国中西部地区更好的寻找发展之路。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效率要高于东部地区,但考虑到制度和人力资本的差异,以及由远程贸易所带来的“冰山”成本,中西部地区的综合要素生产率依旧要低于整个东部地区。这就是稍具规模的外商来华投资,基本上不会向西越过京广线的主要原因所在。

  曾培炎在去年出版的《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中,谈到李泽楷当年为了支持西部大开发,专门请著名经济学家萨默斯调研西部大开发的可行性。最终萨默斯出了一个中期报告,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和人口布局主要分布在海岸线200公里以内的地区”。这个结论和远程贸易所带来的“冰山成本”是互相依存的。在这种大的理论和思维下,中西部地区在全国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极少,不到10%。在占据近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更是微乎其微。这种比重上的分布,直接导致了中国沿海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要好很多。

  重庆这个西部城市,之所以近几年能在加工贸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营商成本上,尤其在物流成本上做文章,真正使得重庆不但具有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优势,而且具有全产业链上的优势,最终吸引各种要素汇集到重庆,进而推动重庆在很短的时间内由一个汽摩之城变成IT之城。这里面重庆做了几个有创造性的工作。

  首先,重庆利用沿海商务成本提升,笔记本加工贸易产业开始寻找产业转移的契机,集中对笔记本产业的全产业链招商,聚集与承接这个产业的梯度转移,而不是遍地散花。为此,重庆提出了要打造出1亿台笔记本生产基地的目标。这么大的规模,配套企业自然会迅速跟进。而配套企业来得越多,更加能够吸引HP这样的龙头企业落地。当龙头企业落地,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配套企业进入。从而推动重庆笔记本生产基地的形成。

  其次,重庆深刻明白,要想让这些笔记本产业链的企业落户到重庆,必须要构造物流成本优势。否则,从在商言商的角度,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很快就会落空。因此,重庆从几个角度同时下手。

  一是大力建设江北复合型航空港,在二期做完的情况下,加快开工第三期,未来要做成一个5000万的旅客吞吐量。因为笔记本一部分可以通过航空运输,而航空运输的距离,重庆比起沿海地区并不占劣势,飞欧洲反而有优势。今年重庆的航空货物出货量的增速在全国排在第一,远超沿海机场;

  二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已经成为重庆水陆空立体保税的“双子星座”,不但可以通过更早退税的方式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世界级物流企业进入重庆,更多西部地区的货物通过重庆进出口,从而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

  三是推进重庆到深圳的铁海联运国际大通道。“重庆至深圳盐田港”集装箱铁路线,实行“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五定班列,全程运行时间由原来的116小时缩短为53.5小时,这样,“重庆-深圳盐田港-欧洲”的铁海联运,比“长三角-欧洲”海运时间还快两天,创造了“重庆-欧洲”的铁海联运物流通道效率高于长三角海运至欧洲的现象;

  四是建立渝新欧欧亚铁路大通道。尽管铁路的运输成本是要高过海远,但从重庆直达欧洲的杜伊斯堡只需要13天,时间上比海远要节约一半以上。这样时间成本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运输成本,关键是这种五定列车的出口货物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幅降低运输成本,比海远高出不多,物流的综合成本优势得到体现。

  有了这几个创新和载体,重庆在发展笔记本产业的物流成本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对比沿海地区的劣势就不明显了。

  再次,重庆通过一些制度创新来保证其他成本优势可以得到保持。重庆和广大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是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为此,重庆通过户籍改革,推动更多的农民进城,使他们享受到更多的城市公共服务。通过高达4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建设,吸纳大量产业工人就业和居住,从而保证重庆拥有发展加工贸易所需的大量劳动力资源。通过建立土地交易市场,进行地票交易,进一步推动土地的集约化使用,从而在一定成本上保证土地供应。这些制度上的率先创新,使得重庆在发展区域经济中获取比较优势更明显。

  最后,重庆在发展内陆型加工贸易的同时,也尽量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通过产业链配套和物流设施打造,改变了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模式,向“一头在外、一头在内”的模式转变。通过垂直整合全产业链的方式,将微笑型曲线中更多附加值高的环节留在重庆,改变单一从事制造业的加工贸易模式。HP在重庆的“七朵金花”战略中,其附加值极高的离岸结算业务就落在了重庆,使得重庆的内陆型加工贸易对整个重庆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大。

  从目前重庆的内陆型加工贸易的发展情况来看,重庆的笔记本电脑产量,在2015年形成1亿台笔记本、1亿台其他终端、总产值达到1万亿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这必然会进一步推动重庆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成为中西部的龙头城市。如何降低营商成本,挖掘比较优势,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跨越性发展,重庆在内陆发展加工贸易的做法,值得众多中西部地区借鉴和思考。这样也必将有利于中国区域间的经济平衡发展。 (文/易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