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入世十年聚焦:义乌市场外向度从不足5%飙至65%

2011年12月01日 1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义乌12月1日电 (记者 汪恩民)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波成依稀记得,十年前的义乌市场外向度不足5%,还是一个面对国内的区域市场。然而,入世十年的今天,由于最惠国待遇的政策,义乌市场外向度急遽飙升至65%,义乌商品也行销世界219个国家和地区。

  WTO的目标是建立互惠、公平的多边贸易体系,旨在加快开放,消除国与国之间的限制。

  “加入WTO,促进了义乌市场外贸迅速发展壮大,从此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吴波成这样描述WTO对于义乌市场的意义。

  据义乌商人包魏靖回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义乌市场已经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那时的义乌,凭借的是市场的先发优势,是一个面向国内的区域性市场,且只有宾王市场和篁园市场两个市场。

  “经济全球化,把世界连成一个地球村。”吴波成坦言,加入WTO之后,义乌市场建成了全新的国际商贸城,完成了从全国性的区域市场向国际市场、从中小企业内贸平台到国际贸易平台的转变。在出口外贸的基础之上,还建成了国内第一个“进口商品馆”,现今已有10万平方米的经营规模。

  与之相对应的,是义乌人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营户的视野,从国内转向国际,个体素质和外贸技能全面提升。”

  浙江巨龙箱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邵宝玲告诉记者,入世前义乌商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我们在入世的第二年宣告成立,一开始就定位在国际市场,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开发产品。”经过近十年发展,昔日“蜗居”在一块不足5000平方米厂房的小厂,如今已经成长为浙江省箱包行业龙头企业。

  邵宝玲和她的巨龙箱包,只是义乌商人的一个缩影。统计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实现成交额109亿元人民币,比二季度增长17.9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51%。

  “在国际贸易当中,欧美发达国家对商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有时候,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需要,还会提高产品标准,设立贸易壁垒。”吴波成表示,作为国际贸易中活跃的一分子,义乌市场的商人主动适应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通过不断完善提升产品质量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成功融入了国际市场。(完)

分享按钮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