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电 题:北京用科技打造永定河生态走廊
中新社记者 于立霄
永定河流经北京西部,被誉为"北京的母亲河"。这里曾经生态退化,荒烟衰草,风沙弥漫。近年来,北京市采取了涵盖新科技的“生态修复治理法”,有效地改变原本恶劣的环境。
上世纪80年代,永定河河道断流,扬沙严重,北京30%的风沙来源于此,成为京城西南最大的风沙源,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记者近日步入宛平湖畔,看到三五成群的老人正在开阔的广场上放风筝。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告诉记者,过去这里是一片沼泽荒滩,野草丛生有一人多高,风筝落到地上也找不到。经过生态治理,如今树木成荫,空气清新,高兴时一天能来这里放两次风筝。
记者在晓月湖看到,水面开阔、碧波荡漾,亭台楼阁、栈桥绵延,远方的卢沟桥石狮子尽收眼底。永定河沿岸还建成了北京市第一座大型郊野公园、30公里长的中国第一条无障碍多功能环湖路、10公里长的中国第一条滨河自行车专用道。
“永定河恶变”曾引发民众的关注和议论,北京市政府明确指示要解决永定河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市水务局、市科委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结合永定河生态调查,确定了生态修复的目标。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刘培斌告诉记者,永定河生态修复是按照“以水带绿,以绿养水”的新理念,提出河槽生态修复、河岸生态防护、河滨带生态修复等适宜北方缺水型河流生态修复的成套新技术。他称,去年7月开工的门城湖、莲石湖、晓月湖、宛平湖和循环管线工程,投资总额为14.1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公里投入资金1个亿,这在以往的工程治理中并不多见。
要构建1500平方公里的生态之河,科研人员遵循“科技做支撑”的原则。他们研发了一套适应永定河野外环境、低能耗、少维护的水体原位修复与水质净化技术,在麻峪、南大荒和园博园设置约90公顷人工湿地,对再生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
为确保永定河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科研人员在下游分别设置循环泵站,由每座泵站铺设循环管线向上游供水,将经湿地处理的再生水在河道内循环,做到流水不腐。在湖水中种植水生植物,放养鱼类、螺蚌等,不但可以净化水体,还可恢复水体的生物多样性,达到生态平衡的效果。
在生态工程设计中,永定河采用了“三草、五灌、十乔”种植模式,做到3年一遇的洪水不淹草坪,5年一遇的洪水不淹灌木,10年一遇的洪水不淹乔木,较好地解决了防洪与绿化之间的矛盾,达到了“湖泊与湿地交替”的生态效果。
永定河修复后,水岸经济应势而起。据介绍,这里每年生态服务价值将增加数百亿元。其中新增90余平方公里的沿河发展机遇区和1亿平方米的建筑规模,仅两岸房地产升值超千亿元。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