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2011福建年度人物”当选人事迹简介

2011年12月28日 16: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福州12月28日电 第二届福建年度人物评选——“2011福建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昨日产生,组委会根据公众投票和评委投票结果,评出2011福建年度人物10名。

  当选年度人物是(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吴碧霞、邱昌明、莆田见义勇为三兄弟(张涵、张辉、刘元飞)、林群、郑小瑛、姜小鹰、黄小清、詹红荔、蔡天守、福州台江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当选人事迹简介如下:

  吴碧霞,女,漳州龙文区郭坑镇退职民办教师

  漳州龙文区郭坑镇一位63岁、退职多年的民办女教师——吴碧霞,20年如一日,以慈母般坦荡无私的胸怀,拉扯150多个学生走上艺术殿堂,从未要求任何回报。

  吴碧霞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却在芗剧和舞蹈等方面有着不凡的艺术天赋。自上世纪90年代初,在郭坑中心小学任教的吴碧霞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让声乐、舞蹈素质较好的学生多个出路。在她无偿的悉心教导下,小小的郭坑镇竟然走出150余名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这其中,有全国文华奖的获得者、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邵江海》的主演郑惠兵,有《邵江海》的舞台总监、厦门市歌仔戏团总监郭源林,还有许多获得过省级金奖、银奖的文艺骨干。吴碧霞的学生遍布中央戏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厦门艺术学校等各大名校。鉴于吴碧霞的特殊贡献,2002年,厦门戏曲舞蹈学校特地将“乐为艺苑送英才”的奖牌送到吴碧霞家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50多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当年曾经是“问题学生”。 吴碧霞的仁爱、友善、宽容让这些农家孩子们最终选择了多姿多彩的艺术人生。

  邱昌明,福州三叉街派出所民警

  今年53岁的邱昌明,连江人,1992年从海军转业到公安队伍,此后一直从事交巡警工作。2007年底,还在下渡派出所的老邱被诊断患有甲状腺肿瘤,随后手术。医生要求半年复查一次,但直到2010年底,已调到三叉街派出所的老邱被同事发现,原来开刀处又长了个鸡蛋大的肿瘤。所领导下命令并批好病假条,老邱才在年底请了年假。可21天的假期休了还不到一半,老邱又出现在三叉街路口。

  “有的人可能小病大养,他是重病还坚持站岗。所里不让他上班,他却偷偷跑回岗亭。真的很难得,老邱就是不知疲倦的‘老黄牛’。”谈到邱昌明,同在三叉街岗亭上班的同事说。

  邱昌明每天早出晚归,不管风吹日晒雨淋,在街头认真执法,以平凡的工作为快乐。他每个月的交通纠违量大约是1500件,是其他民警的七八倍,但他的投诉量却接近于零;在他的努力下,三叉街路口电动车事故大幅下降,赢得市民和同事好评。

  莆田见义勇为三兄弟(张涵、张辉、刘元飞),福建省见义勇为模范

  张涵、张辉、刘元飞,莆田秀屿埭头镇人,均为90后。6月24日晚11时多,在厦门打工的21岁的张辉、19岁的弟弟张涵,以及他们20岁的表兄弟刘元飞途经厦门市忠仑公园附近,遇到一名单身女子遭人抢劫,三兄弟毫不迟疑冲上前,勇追歹徒,在抓捕中不幸被砍成重伤。其中,张涵胸椎开放性骨折,双下肢瘫痪;张辉两只手臂手筋都被砍断;刘元飞手臂被捅穿,手筋也断了。

  当他们身受重伤,醒来看到受害者的第一眼时,问的是“你的包找回来了没有?”;当自己忍受着巨大的伤痛,受助者为之愧疚时,他们强颜欢笑加以安慰……

  他们的见义勇为壮举,震撼了鹭岛,感动了家乡人民。厦门、莆田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慰问;网友还创作演唱了以他们的英雄事迹为背景的歌曲《英雄不寂寞》MTV,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反响。

  三兄弟家在农村,家境十分贫寒,还欠着债务。他们为了生活而苦苦打拼,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在他人遇到危难时挺身而出,舍己救人。他们高尚的人品闪耀出的光芒,正是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的生动体现。

  2011年10月26日,张涵、张辉、刘元飞在全省第十八次见义勇为英模表彰大会上获得表彰奖励。

  林群,女,福建省聋人协会主席

  作为福建省首名聋儿康复系统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林群2001年进入省康复教育中心听力语言康复部工作。10年过去了,从一名普通的听力师到省聋人协会主席,林群说,她越来越懂得自己工作的意义,也越来越热爱这份工作。

  林群还是持证社会工作师。她认为,社会工作者没有本职与份外之分,在康复中心,除听力师外,她还承担了一部分康复辅导书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

  林群致力推广手语,让更多爱心人士有能力帮助聋人。福建省共有68万听力语言残疾人。近年来,福建省聋协努力推动聋人信息无障碍建设,长期免费为高校、社会窗口行业和志愿者提供手语教学服务,招募大批手语志愿者不定期为聋人朋友提供服务,在全市所有高校协助成立了手语志愿者社团,在车站、医院、移动公司等营业窗口设立爱心手语服务台,为听力障碍者解忧。

  作为众多幼年因药物致聋的不幸者中的一个,她深知聋人的苦闷和渴望;作为成功康复并完成大学学业的幸运者,她的经历给广大聋儿和家长带来了极大希望。母亲和社会对她的关爱成就了今天的她,她正把这份爱回馈给聋人社群。

  郑小瑛,女,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

  郑小瑛长期致力于高雅艺术的推广,为厦门爱乐乐团的成立和运作呕心沥血,使年轻的乐团成为厦门的十大名片之一。2010年6月,执掌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2011年4月推出中文版歌剧《茶花女》,引发热烈反响。

  “我做中文版《茶花女》歌剧的目的之一是要帮助中国观众走近西方经典歌剧。”郑小瑛说。为了让《茶花女》的中文译词更符合原文的律动,更通俗易懂,郑小瑛对原中译版《茶花女》歌剧台词再次进行修改,使其更符合中国四声音调,更加口语化。

  继中文版《茶花女》首演之后,歌剧艺术中心又开始排演是施光南30年前根据鲁迅短篇小说《伤逝》创作的同名中国原创歌剧。

  虽然从事的行业绝对“高端”,郑小瑛始终把贴近群众作为工作的不二准则。在指挥音乐会时,郑小瑛就经常采取先讲解后演奏的“郑小瑛模式”,让刚刚接触交响音乐的听众倍感亲切。

  郑小瑛为弘扬客家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2000年,策划了交响乐《土楼回响》的创作,并指挥首演,该作品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并创造了中国大型交响乐演出次数的最高纪录。2011年8月,她为原创歌剧《土楼》担纲指挥,再续土楼缘。

  姜小鹰,女,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南丁格尔奖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为表彰在护理事业中作出卓越贡献人员的最高荣誉。姜小鹰以在福建省高等护理教育体系构建中的开创性贡献,和社区护理、护理科研方面的突出成绩,成为南丁格尔奖评选以来,福建省获此殊荣的第二人,也是全国历届获奖者中唯一一名护理教育工作者。

  她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临床护理和护理教育工作中默默奉献自己。

  姜小鹰1977年进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从事临床护理,1988年进入福建医科大学,负责护理学高等教育专业的创建和发展。1992年以来,姜小鹰先后创办了在职护士高等护理教育本专科自学考试及护理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育,2007年开创护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她也成为福建省第一位护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在她的努力下,福建省高等护理专业教育形成了完整的培养层次结构,如今福建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的毕业生遍布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

  黄小清,女,三明清流县供电公司余朋供电所职工,“幸福敬老院”创办人

  一名普通的供电所员工,20载义务赡养18位孤寡老人。

  幸福敬老院1991年开办。那年冬天,国家电网清流县供电公司余朋供电所收费员黄小清和丈夫陈诚文到乡政府办事,碰上两位衣着破旧、步履蹒跚的老人到乡政府拿补助。于是,他们向乡政府提出想义务赡养乡里的孤寡老人,并承诺只要乡里提供场所,老人们一切生活费用由他们承担。

  这一“照顾”就是20年。20年间,黄小清夫妇先后赡养了18位孤寡老人,目前有5位老人在院。被他们收养的老人都活过了75岁,其中5位活过了85岁,年龄最长、尚健在的陈合妹老人已经是96岁高龄。

  20年间,黄小清从22岁的年轻姑娘变成了42岁的中年妇女,她用孱弱的肩膀为孤寡老人撑起了一个家。今年6月20日,出门为敬老院采购建材的丈夫陈诚文不幸遭遇车祸,离开了人世。就在黄小清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三明供电系统成立了“黄小清扶老基金”,供电员工踊跃捐款,共筹措基金31.8万元,现已划拨15万元用于敬老院新楼建设;清流县供电公司的员工们成立了“黄小清敬老奉献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到敬老院做义工,将敬老扶弱的爱心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詹红荔,女,南平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

  詹红荔从事少年审判工作9年来,始终忠诚履职,公正办案,关爱失足少年,被誉为“爱民为民、情铸和谐”的好党员、好法官。她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法官”、“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1年8月,中央政法委号召全国政法系统开展向詹红荔同志学习活动。中共福建省委2011年10月31日作出决定,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詹红荔同志学习活动。

  詹红荔所审结的500多个涉及1140多人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她全力化解社会矛盾,使40多起敏感性、苗头性案件得以化解,70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得以挽救。她始终最大限度地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她常说:“没有坏到骨子里的孩子,只要有耐心,加上正确的方法,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变好,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她成功帮助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帮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帮助70多名刑满释放的新生少年找到工作。

  她还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并以新时期共产党员廉洁为民的良好形象赢得社会认可、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蔡天守,泉州晋江市东石镇梅塘村党总支书记,民营企业家

  晋江市东石镇梅塘村是晋江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民们说,能发家致富,住进别墅,离不开带头人——村党总支书记蔡天守。

  蔡天守还是福建天守机构总裁,身家逾10亿元。15年来,他身兼二职,在个人企业发展的同时,带领乡亲迈上致富路。由于业绩突出,今年他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1996年,蔡天守全票当选为梅塘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年,梅塘还是个出了名的贫困村,村委会无固定办公场所,负债8万多元。

  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创办了几十家企业,村委会大楼建起了,大多数村民住进了别墅式新居。去年,村集体收入近8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2万多元。

  在致力本村发展的同时,蔡天守还情系老区。在长汀开办多家公司,吸纳了2万多人就业。他还热心牵线,引来几十家闽南企业在闽西投资数十亿元。

  为使梅塘村建设更上层楼,他把他个人企业的200多亩地用于村里发展,并带动村民入股,成立梅塘村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推进村里规划的项目。

  当上村支书15年来,蔡天守没领过村里一分钱,反而捐了五六百万元。他说:“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比我的企业和生命更加重要。”

  福州台江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社会服务机构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福州作为福建省唯一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试点城市,2008年3月成立全省首家专业化、非盈利性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机构——台江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青少年违法犯罪及自身受侵害事件增多,留守儿童问题加剧,青少年学习、生活、就业压力增大,急需一大批有爱心的社会工作者发挥帮扶、疏导作用。

  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深入社区、学校和家庭了解和把握青少年的动态和主要问题,开展就业指导、就学辅导、亲子辅导、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素质拓展等工作。3年多来,该中心已经接触和了解青少年上万名,建立特殊青少年档案1952名(包括失学、失业、失管、网络成瘾、心理问题及低保、家庭结构问题等),开展个案服务工作501个;开展治疗性、预防性和发展性小组工作40个,约服务5000多人次;针对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和青少年存在的普遍问题开展社区工作近270场次,参加的青少年达到30000多人次。

  在社工们的悉心帮扶下,失学少年重新回到了校园;修正了就业观的青年顺利就了业;家庭失管的青少年修复了亲子关系……(完)

分享按钮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