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甘肃人大代表武文斌:用逆向思维视干旱为资源

2012年01月12日 10: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兰州1月12日电 (记者 张玉玺)甘肃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在兰州召开,甘肃省人大代表、甘肃省农牧厅长武文斌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甘肃干旱的特点,逆向思维,“它也是一种资源”,这就需要各地在发展的时候不要“一刀切”,种植最适宜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

  甘肃省地域东西狭长,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在这种背景下,多年从事农业工作的武文斌提出了“干旱是资源”的辩证见解。

  武文斌说,要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认识甘肃。从农业的角度讲,全省发展传统农业已经不现实。他认为,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的农业,不是销售的,所以无论产品质量的好与坏,自己吃就无所谓。但是,如果甘肃老百姓要吃大米,但又无法种植,主要原因是没有水。如果要种小麦,甘肃的春夏两季主要是干旱的季节,这正好是小麦的生长期,这就很难保证小麦的产量,从传统农业讲,甘肃没有优势发展。

  “用逆向思维的角度来看怎么去利用干旱呢,真正的把干旱用好以后,它也是一种资源”,武文斌说,尽可能的利用干旱的优势,农业部门的做法就是培植在降雨量很少的这一类作物上,比如在河西走廊的戈壁上做戈壁产业,搭温棚,一座温棚一天就用一桶水,生产白灵菇、双孢菇、食用菌,这些都是低温菌,需要干燥的气候条件,这些恰恰是适合这类地区生长的,只起到增加湿度的作用,效果就非常好。第二个从工业上来讲,光照资源非常好,很少有下雨的时候,太阳能的蕴藏量是很大的,甘肃的光电产业发展正是利用了干旱的优势。所以说把这个资源利用好的话,也是一个很好的增长点。

  “从商品农业角度来看,农业的发展潜力很大。”武文斌称,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要吃还要变成商品,如何销售出去变成现金,这就需要思考,就要问这个地方适合种植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把自己需要的东西买进来,这样调整,甘肃的优势就凸现出来。

  这几年,甘肃通过走这条路子,发展特色农业完全成熟。比如,马铃薯是第一产业,作为中部地区干旱少雨的地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效果非常好,种植面积在全国市州级城市中居首位,单位产量居全国首位,也是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由定西研发的马铃薯变性淀粉生产标准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从马铃薯的育种开始,大田扩繁、加工增值、市场营销,整个产业体系已经形成。

  武文斌说,第二个产业以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为主,现在每年种植150万亩,生产种子6亿公斤,能够满足全国60%的玉米用种量。第三个是啤酒大麦,第四个有苹果、中药材等等,这些产业都是根据不同的区位优势来分布的,比如河西分三个大产业:制种、啤酒大麦、还有酿酒原料,包括葡萄在内。在中部安排了马铃薯产业,在东部主要以苹果为主。在陇南和甘南、定西南部交界的这一地区以中药材为主,这就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成效。

  武文斌介绍,再从全省的面上来看,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又是一个大产业。所以在产业上讲三句话“把战略性的主导产业做大(草食畜牧业、马铃薯),把区域性的产业做强(苹果、制种、啤酒大麦等),把地方性的特色做优(比如说兰州的百合,庆阳的黄花菜,天祝的白牦牛)”。他说,把甘肃的特色农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用商品农业的角度看待甘肃。(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