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陕西岐山农家的“臊子面”
中新网西安1月29日电(冽玮 田进)农历正月的陕西关中农村,花馍、锅盔、挂面等面食是款待来客的主食,也是考究各家各户主妇厨艺的时候。琳琅满目,花色繁多,直到升华为富有多项祝福意味的“春节符号”。
岐山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3000多年前中国西周王朝的发祥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此间的风味小吃“臊子面”更是遐迩闻名。春节期间,中新网记者专程走访了制作这种特色面的西岐民俗村———岐山县北郭乡北郭村。
此间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户人家娶了一个美貌、聪明、勤快、伶俐的媳妇。新媳妇到婆家的第二天,为全家做了一餐面条,一家人食后无不称赞面条滑爽鲜美。后来,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职,请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请嫂子为大家做最拿手的面条款待客人,大家吃后都赞不绝口。从此,“嫂子面”就出名了。因为这种“嫂子面”上必须加臊子为浇头。所以人们也把它称作“臊子面”。
岐山城北,南邻周公庙,一片葱茏,道路整洁的村落便是著名的西岐民俗村了。村子古朴,宁静,村民大多淳朴友善,“臊子面接待户”鳞次栉比,风格井然有序。邻里间讨论交流“臊子面”的技艺已成为一种风气。
大年初六,记者一行来到岐山县北郭民俗村,龙年春节黄金周进入尾声,游客数量已明显回落。党让利是个手脚麻利的中年妇女,她告诉记者,周公庙离他们村只有不到3公里,每逢假日,都会有宝鸡、西安的游客携家带口游完周公庙,再吃臊子面。
党家嫂子说,陕西关中人素来好客,过去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就是给客人做一碗臊子面,这个习俗几千年流传下来,到现在,岐山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臊子面。她从小就开始学做臊子面,如今,臊子面已经与她的生活紧紧融合在了一起,“酸辣香煎稀汪薄筋光”的臊子面不仅是儿女在外工作的“想头”,也是包括她在内的乡亲致富的产业。
目前在岐山县,臊子面、擀面皮、挂面、臊子肉、农家醋、油锅盔等风味食品加工已经基本系列化,各种专业村不断出现。据党家嫂子介绍,“整个民俗村就是一套农村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哪家接待户的面皮、醋或者臊子没有了,只要打一个电话,专业村就有专人给送过去。”
党家嫂子经营农家乐已经12个年头了,由于做的臊子面地道好吃,生意很红火,许多游客边吃边赞:“当年那位状元的嫂子,只怕也比不上今天这位党家嫂子的手艺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