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探秘岭南最古老孔林书院
中新社韶关2月7日电 题:探秘岭南最古老孔林书院
作者 李凌 李子亮
距离广东南雄市区30多公里的平林村,是一处四周环山的小盆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不仅是岭南孔氏的发源地,还藏有广东省最早的古书院——孔林书院。
记者6日探访平林村,但见古村山青水秀,风光宜人,村前一座三层六角形阁式空心砖塔造型古朴精巧,塔砖上打印有“孔伯道公祠碑”戳记。据村中70多岁的老人孔庆和介绍,该塔名为惜字塔,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是孔氏后裔孔伯道为弘扬先辈耕读精神而特地修建的。
谈到村子的历史,孔庆和告诉记者,平林村是岭南孔氏的发源地,是地道的孔子后裔村。“广东孔氏族人几年前在修族谱时,各自拿出自己的老族谱,才发现大家都来自南雄平林村,始祖也都是山东曲阜的‘大成至圣始祖——孔子’。” 孔庆和不无骄傲地说。
平林村现今仍保存有南派南雄平林孔氏族谱,从中可以看到,岭南孔氏先祖在五代十国时期为躲避战乱而隐居于此,“南宗孔氏盖来自三十八代戣公也。”据《新唐书•孔戣传》载,孔戣字君严,举进士,刚正清俭,宪宗时历任尚书左丞、大理卿国子祭酒。
除了显赫的家族,让南派孔氏后裔最为骄傲的就是他们的先祖在这里创办了岭南最早的书院。据《南雄府志》记载,孔林书院始创于宋建隆年间。
村中退休老教师孔祥栋告诉记者,从孔氏族谱中所绘孔林书院平面图可以看出,书院为三进,后进为大成殿,内供孔子塑像,有东西两庑,中进为大成门,前进为孔林书院大门,四周有围墙。历时260多年后,南宋绍兴年间,四十七代孙孔振玉重修书院,规模有所扩大,大成殿由一层升为两层。
孔祥栋说,孔林书院对岭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书院创办后,直至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创办大中书院,在这510多年间,是南雄州唯一的书院。南雄州学始创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尚比孔林书院晚了80多年。
孔林书院当时不仅接受本族子弟,也接受附近村庄一带人求学,一时南雄一带“耕读成风,人文蔚起”。孔林书院当时设有夫子厅,内设孔子像,因此每年州、县官员都要来此祭孔,轿马成行,甚为庄重。
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书院仅从族谱及当地史籍可考,唯一见证的就是至今仍屹立在村口的惜字古塔,至今仍教育孔氏后人,珍惜字纸,认真读书。
“不过,这座古老的书院不久后将重现世人面前。” 接受采访时孔祥栋开心地告诉记者,孔氏后裔于2月5日齐聚南雄,筹钱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设计,意欲修复孔林书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