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为千万农民寻找“职业化”出路
中新网太原3月13日电 (吕玮)农民职业化正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破解“三农”问题的一大共识。山西省农业厅党组书记李平社13日向记者透露,该省今年将派万名科技人员下乡,培养职业农民。
64岁的高廷贵是山西晋中祁县西六合村一个普通庄稼人,一辈子没上过几天学。13日,他坐在村里合作社的培训教室里,身前是摆满培训资料的课桌,平日里一起下地的邻居突然变成了自己的同学,老高感觉有点陌生。
“老了老了,没想到又返回课堂当学生了。”
高廷贵盯着比自己小很多岁的老师,等待这堂“蔬菜大棚种植辅导课”开始。
在村里负责人的打趣和斥责声中,一百多个“老学生”安静下来,专心上课。
合作社的负责人李宝俊介绍,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来听课的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农,文化程度不高,接受起来有点慢,对理论知识有排斥心理。
负责授课的山西农业大学张教授告诉记者,“大部分农民通过突击学习能掌握一部分专业知识,但由于他们习惯了几千年农耕文化的经验积淀,理论和实践有差距。一直以来,专业科技人员与农民有距离,不能提供常态化的知识服务。”
此次山西省农业厅或将缓解张教授的疑虑。李平社介绍说,山西今年拟派驻一万名“永久牌”科技人员扎根乡村,长期指导农民专业耕种。同时,为27个粮食生产大县发放农业科技直通车,方便给农民推广技术。
此外,政府还将主导开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让专家学者当老师,使农民学习常态化。
据介绍,山西目前农业人口2300万人,农村劳动力1081万人。这些人中,有的外出打工,有的继续在乡间务农。
长期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尽力缩短科技与农业的距离,但科技转化率低、农民并没有从中得到最大利益,成为困扰官方的重大命题。不久前,中国颁布新世纪以来第九个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近一半篇幅聚焦农业科技。可以看出,官方已清醒认识到,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