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晴隆:荒山成沃土 石漠化治理助农民增收
中新网晴隆6月2日电 题:贵州嶙峋荒山成畜牧沃土 石漠化治理助农民增收
记者 王超
在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的江满草场上,62岁的易辉能老人在青草悠悠的山坡上悠闲地放着羊。很难想象这位老人在9年前,曾因为土地石漠化严重而无法生存,一度想搬出这片如今让他脱贫的土地。
晴隆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土地石漠化面积620.4平方公里,占晴隆县国土面积的46.61%。地表土层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发展农业耕作困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作不适宜人居住的地区。
易辉能告诉记者,9年前家中的十亩地种的全是玉米,土层又薄又没肥力,玉米杆长得只有半人高,种出的玉米籽极小,而玉米棒却有拳头粗,一年一亩只能出两百斤,家里天天吃玉米,米饭都吃不上,所以一度想搬到土地好点的地方生活。
据晴隆县草地中心主任张大权介绍,晴隆县因石漠化严重,每年每亩地有1.25吨土壤随雨水流失,土层只有十公分,农民种地是“种一坡,收一筐”,赔本种植,越种越穷。
2000年,晴隆县官员得知了“贵州的草养肥云南羊”的说法,考虑到石漠化地区种草要比种农作物容易,便开始尝试把种草养畜与扶贫开发以及石漠化治理结合起来,发展种草畜牧产业。
2003年,易辉能在政府的鼓励和劝导下开始种草养羊。“最开始也不愿意种草,不过后来看到政府的养羊示范点收益不错,还是决定试试。”易辉能说。
9年来,易辉能利用政府免费提供种羊和草种发展草养畜牧,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开荒种草,现在已有了30亩的草场和200只羊,去年年收入到了五万元。
易辉能说,“放羊比种地轻松多了,现在家里两层小楼修好了,每顿都能吃上肉,体质也比以前好多了,现在村里678户人有300户都开始种草养羊了。”
张大权告诉记者,晴隆县现在已发展草场达30多万亩,每亩种草投入只要300元,一亩草地养2-3只羊,每只能卖800到100元,且20年不用再种草,农民养羊的收入是以前的5倍,农民增收的70%都是靠养羊,现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5000到6000元,土地种上了草,水土流失缓解了,石漠化得到了有效治理。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表示,晴隆县种草畜牧,利用生物手段修复生态,促进农民增收,是一条保护生态,又有助脱贫致富的路子。这有助于在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