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加大“向天取水” 坚实中国生态安全屏障
中新网兰州10月11日电(记者 冯志军)针对近年来祁连山雪线上升、民勤绿洲退缩、甘南草场退化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趋严重这一现状,五年来,作为西北乃至中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甘肃省积极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人影服务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甘肃是中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的一半,亩均水资源只有全国的四分之一。受过度开采利用、自然降水减少主客观双重因素影响,祁连山区天然水域缩小,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干涸,雪线上升,森林覆盖率持续降低,草原退化日趋严重,甘肃荒漠化土地面积占该省国土总面积的45.12%,沙化土地面积占该省国土总面积的28%。
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张书余日前表示,甘肃过境空中水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加大空中水资源开发力度,对缓解水资源短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7年以来,甘肃已实施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153架次,飞行近484小时,航程约18万公里,增加降水约70亿立方,这有效缓解了大范围旱情。
张书余说,甘肃近两年来在石羊河上游祁连山区开展了立体、连片、大规模、长时段的人工增雨(雪)作业,作为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的民勤县今年没有出现沙尘暴。加之张掖湿地建设、敦煌月牙泉保护、甘南防止草场退化、庆阳等地水库增蓄型人工增雨等,甘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旨在提升甘肃对西北乃至中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因此要学实施人工增雨(雪),加强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逐步恢复和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甘肃是长江、黄河和主要内陆河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确定的重点生态保护区,承担着中国主要江河源头水源保护、涵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