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孜纪行:马冬花和她的继任者

2012年11月20日 14: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编者的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系康巴藏区的主体,俗称康区,自古有“稳藏必先安康”之说。近日,中新社派出记者探访甘孜地区,并将播发一组“甘孜纪行”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中新社四川雅江11月20日电 题:马冬花和她的继任者

  中新社记者 邹辉 殷樱 刘忠俊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区一处偏僻的深山里,雅江县的西俄洛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正在上课,不时传出童稚而响亮的朗诵声。

  这所小学成立于1958年,学校现有338名师生,开设了一至五年级的课程。50岁的马冬花,是该校在职教师中执教时间最长的。

  “我刚来这里教书时,严冬时孩子们也是坐在地上,靠在腿上写字读书。那时没有黑板擦,我们就用棉花搞成一团来擦,粉笔也要节省用。”马冬花回忆。

  “先前,牧民们不大愿意让孩子来读书,即使来了,一到农收和挖虫草的季节,许多孩子也要暂时辍学回家干活,有时学校竟因此而无法上课。”马冬花说,正因为如此,她曾经挨家挨户做工作,让大人把孩子们送回来读书,也因此流过泪。

  2010年,西俄洛乡考上了9名公务员,这让藏民们开始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学校一下增加了很多学生。

  “这些年努力没有白费!”马冬花感叹道,看到藏区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自己也感到欣慰。“每个藏族孩子都应该到学校读书,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我作为一个藏区教师的坚定信念,也是我坚持留下来的动力。”马冬花表示。

  “在条件恶劣的藏区深山小学里,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毅力和信念,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该校副校长泽仁群迫感慨地说。

  没有课的马冬花和孩子们正在一起玩游戏,望着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马冬花有点不舍。“明年我就要退休了,我的教育梦想只有靠下一代的年轻人来延续。”

  泽仁群迫告诉记者,今年学校刚分来两位四川民族学院毕业的年轻女老师。由于学校宿舍正在修建,两位老师只能和孩子们一起暂住在教室里。

  李阳和马月娟,两个大学毕业的年轻女孩子,本可以留在成都或者去更发达的地方,可她们却来到偏僻的藏区深山,实现她们的支教梦想。“我希望这里的孩子们跟我一样有机会上大学,走出去看看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李阳笑着说,“从小的教育很重要,我愿意做他们的耕耘者。”

  “我是雅江本地人,对藏区有很深的感情。后来走出家门念上了大学,才发现我们藏区的教育还十分落后。”马月娟说,她的梦想就是希望藏区的孩子们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作为一名藏族老师,她说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和家乡做点贡献。

  李阳说,这些年国家对藏区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政府每天给学生们提供营养早餐,明年学校还要开设六年级的课程,县上已送来了很多桌椅。

  “孩子常跟我提起这两个新老师,说她们上课很有活力,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现在孩子们比以前爱动脑筋了。”五年级学生扎西拉姆的母亲卓玛告诉记者,送孩子上学是正确的选择。(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