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获称“中国大鲵之乡”
中新网张家界12月13日电(鲁毅)12月13日,在张家界举行的2012大鲵保护与发展论坛上,张家界市被农业部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授予“中国大鲵之乡”的称号。此前,“张家界大鲵”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为中国第一个水生野生动物地理标志产品。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因其发声似小儿啼,俗称“娃娃鱼”,在地球上生活了三亿五千万年。近几十年来,全球各地的大鲵因生存环境变化,种群数量骤减,目前这种主要原产地在张家界的生物“活化石”,已被世界环保组织列为与大熊猫同级的一类保护动物,中国政府也将其列为二类保护动物。
据了解,10月16日,农业部有关单位召开了张家界“中国大鲵之乡”命名评审会。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湖南省畜牧水产局领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等单位权威专家实地考察了张家界市大鲵保护、救护、繁育以及科普教育基地,对张家界科学制订资源保护与开发总体规划,推动大鲵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并建议授予张家界市“中国大鲵之乡”称号。
张家界作为中国大鲵最主要的原产地,从对大鲵的抢救性保护,到人工繁育大鲵,到大鲵系列产品研究,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据了解,张家界对大鲵的保护始于上世纪的1972年,当时在张家界桑植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鲵科研所,1978年大鲵人工繁殖首次成功,填补了世界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的空白,1996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在农业部和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支持下,张家界对大鲵的保护力度加大,并尝试开发利用珍稀大鲵资源,建立了总面积达14285公顷的大鲵保护核心区、11个观测保护站、湖南省大鲵救护中心和大鲵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并成立了市、县级大鲵保护与发展协会。2010年,该市还引资6000多万元建成中国第一个大鲵科技馆。
目前,张家界全市发展驯养繁殖经营企业(场)65家、专业合作社15家、专业养殖户400多户,建成大鲵标准化养殖池、仿生态养殖设施数十万平方米,大鲵养殖规模超过40万尾,年繁殖大鲵苗20万尾。全市大鲵龙头企业资产过1000万的有8家,其中5000万以上的有3家,过亿元的2家。
中共张家界市委副书记范运田表示,当前,张家界市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市到旅游产业大市跨越、实现了“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目标,正在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大市推进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世界旅游精品而奋斗。张家界市将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按照“保护大鲵资源,促进合理利用”的论坛主旨,进一步创新思路,大胆先行先试,努力成为中国大鲵保护与发展的创新者、实践者和引领者,使张家界大鲵和张家界绝美的风光一样让世人瞩目和共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