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疆乌鲁木齐市政协委员吁地方生态立法

2013年01月08日 19: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8日电(记者 闫文陆)“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决策,也是乌鲁木齐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资源开发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等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全面建立以植被绿化、生态恢复、水资源保护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已经成为实现首府生态建设目标的根本途径。”

  1月8日开幕的新疆乌鲁木齐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张帆再次建议通过地方立法途径破解乌鲁木齐市的环境生态发展瓶颈。

  “在生态建设层面上,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实施乌拉泊上千平方公里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引额济乌引水工程、大西沟水库和照壁山水库等水资源保障重大建设工程的同时,在有关生态建设、水资源综合利用、确立环境生态保护和恢复机制、加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等层面上,都在不断地探索新的途径和建立新的机制。”

  张帆委员说,“但是,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使我市自然生态体系较为脆弱,再加上近年来城市快速扩张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使区域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扬沙浮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等各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生态与环保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张帆关注的重点课题。去年的乌鲁木齐市“两会”上,他的《关于尽快建立首府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议》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此前的几年间,张帆委员已通过媒体公开发表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评论、调查报告等各类文章数十篇,在社会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长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已经使其达到较为专业的水平。张帆认为,构建首府新型生态环境体系,必须认识到现实存在的严峻问题。

  “首府生态环境问题,一是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制度性缺位。由于首府南北郊区生态植被保护与恢复不力,直接导致了柴窝铺湖和乌拉泊水库水位下降、水质严重恶化,主要河流长期季节性断流;而农业、绿化、建筑以及商业用水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依赖天然水源;而我市目前尚有日均约40万方污水得不到综合处理、30万方中水白白浪费。究结果表明,如果这些污水处理到位且得以有效利用,每年可维持新增30万亩林地供水。”

  张帆告诉记者,“其次是生态建设体系缺乏长效机制。重开发利用、轻综合保护;重经济指标、轻生态保护;重当前利益,轻可持续发展;重局部利益,轻宏观协调等现象依然难以有效扭转,生态建设长既定目标期难以实现,直接导致整个生态体系建设难以凑效。再次是生态资源补偿机制尚未确立。由于首府以经济资源补偿生态资源、以发展成果补偿生态恢复、以生态建设成果补偿资源输出等,这些最灵活最有效的市场化激励措施在生态建设领域尚未得到有效落实,因此无论是生态资源使用者、受益人还是资源输出者,对实施生态建设战略的积极性难以提高,甚至受到抵制。”

  “再就是科学决策与政策资源整合乏力,以及生态文明观念淡薄和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力量有限。”张帆说。

  张帆综合分析后认为,在生态建设与成果回报、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决策层面上,局部利益、条块利益、既得利益等,与战略决策资源难以共享和形成合力,有关各部门似乎都有法可依、有理可辨、有据可查,结果是各自为政,宏观规划成为一张废纸;另一方面,在公众参与生态建设问题上,法律和制度已经日臻完善,国内外都已经取得了较为成熟和成功的经验,即便乌鲁木齐也有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的成功先例,比如红光山片区的企业化模式,雅山的大众化模式,乌水、乌板公路沿线的公益化模式等,这些有效易行的机制都尚待有效推广。特别是公众参与的义务植树、公益环保、社会节水等宣传推广工作,依然处于较低级的阶段,激励措施尚不完善,这些生态建设最大的力量到目前依然没有发挥出最有效的作用。

  “这些问题涉及到生态建设的各个层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基本的方法就是必须厘清既得利益与可持续发展、短期利益与中长期战略的关系,引导全社会共同付诸行动。”张帆说。

  针对以上问题,张帆委员在题为《关于进一步加快首府生态建设步伐的建议》大会发言和委员提案中建议,一是市委、政府组织发改、经济、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环保、地质、规划、科研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从科学决策的层面理清现实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解决和应对上述问题的专家顾问团队,为首府生态建设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其次是要加快制定实施生态资源补偿方案,通过地方立法途径确立首府生态建设、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的目标、责任、对象、补偿措施等,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工程项目的建设,加快实现首府生态建设目标。

  张帆委员呼吁,要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并确立城市污水输出、污水处理者的目标、责任和义务;制定中水回收利用的鼓励性政策,通过市场化运营方式建立节约与保护并重的机制,为首府生态建设提供资源保障体系;通过立法程序赋予地方政府征收生态补偿税(费)的职权,明确将其用于城市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以此进一步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同时,我们应该构建保障政府有资金解决生态问题的机制,成立相关课题组,全面开展生态修复技术攻关和相关科研项目,尽快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促进首府可持续发展;同时在执法、司法程序层面上加大故意对生态环境破坏者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扩大我市生态保护范围,以退耕还林、退牧还林等方式扩大首府北郊、东郊特别是南郊地区的生态屏障保护区域,有序采取农牧业退出高额补偿机制,由政府以所征收的生态补偿税(费)对当地农牧民按标准进行补偿,并采取多种举措,加大农牧民就业、居住全面向城区转移,切实保障首府环境生态体系不断得到优化和修复。”

  张帆表示,“更为关键的是要长期、持续、有效地开展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文明素质普及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全市人民树立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共同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