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籍复旦学子被毒死追踪:生前最想治好妈妈(图)(3)
老师心痛“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复旦教授:应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
记者来到出事寝室楼对面的基础医学院的大楼,随机上到7楼,在一个实验室外的橱窗口,已经张贴了一篇研究生被投毒的新闻报道,而在报道下面,更是用A4纸打印出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黑体大字。张贴这张报纸和A4纸的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常务副主任吴根诚教授。
“太惨了,这是完全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医学生应该是社会上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吴教授告诉记者,大学实验室对实验用品有严格规定,但这也是防外人;如果一个学生处心积虑要下毒,可能难以防备。
当记者询问到“四氯化碳”这种药物时,吴教授表示这是一个临床医学生在做肝损害模型实验中的常用药。
对于此次事件,吴教授认为,应该吸取教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目前,医学生人文教育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是学不完的,医学生更要先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做学问。医学生相比其他专业学生来说,可能学习压力更大一些,但是要提倡良性竞争。
人际关系占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头”,专家指出——
四大原因导致寝室关系最难处
昨日,记者采访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主任李正云、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两位教授表示,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大头”,极端个案只是极少数,但过度竞争、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缺乏包容等却导致学生之间矛盾不断。李正云教授和叶斌教授分析,有四大原因导致大学生的寝室关系成为最微妙、最难以调和的关系之一。
第一是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冲突。
第二是不分城镇还是农村,不论南方还是北方,学生们都感觉到个人的独立空间变小甚至没有了。
第三,学业压力。直研直博的名额竞争激烈,而成绩的等第也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所以“无学”的大学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压力,在关键时刻矛盾也容易激化。
第四,太计较,缺乏包容心。盘点高校中毒案
1、清华女生“铊”中毒案
中国北京清华大学1992级化学系女生朱令在1994年11月底出现铊中毒症状,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得到确诊和救治。由于本案历时十多年一直未能侦破,引发了媒体与网络的报道和外界的关注与讨论。
2、北大“铊”投毒案
1997年5月,北京大学发生全国第二起“铊”投毒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晓龙很快被公安局扣押。王交待了投毒的一些情况后,医院对两名受害人及时用了解药,方转危为安。
3、中国矿业大学投毒案
2007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发生3名大学生铊中毒事件。当年5月22日,犯罪嫌疑人常某以非法手段从外地获取了250克剧毒物质硝酸铊。5月29日下午4时许,常某用注射器分别向受害人牛某、李某、石某的茶杯中注入硝酸铊,导致3名学生铊中毒。 欣华
黄洋,一条年轻生命的最后24小时
4月15日22:13
复旦官方微博发布黄洋中毒消息,警方基本确定称投毒嫌疑人为室友。
非常痛心地向大家通告一则不幸消息。我校一名医科在读研究生因身体不适入院,后病情严重,学校组织多次全市专家会诊,未发现病因,请警方介入。警方称该生寝室饮水机检出有毒化合物,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4月15日
22:30
自称中毒学生好友的@Hillary乔发微博叙述病情。
“受害人是我好朋友。周五去看他已经完全认不出来,全身很肿,管子里呼出的都是血泡,太可怕了。”4月16日
00:47
中毒学生黄洋在重症监护室内。4月16日
7:00
黄洋家人彻夜未眠。早晨7点,中毒学生黄洋的三姨徘徊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号楼的外科监护室内,她说:“我不懂医,这些天,我每天都来,就想叫醒他。”黄父4月7日到上海后,基本没睡过觉,黄母身体颤抖,哭泣不止。
黄父不明白,品学兼优为人友善的儿子,为何遭此厄运?4月16日
7:42
院方称黄洋状况不佳。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中毒事件事发寝室共居住有3人,黄洋为耳鼻喉科考博第一名,很多同学表示,黄洋性格开朗。有消息称中毒者已脑死亡。但记者从医院获悉,黄洋虽然状况不佳,但尚未官方宣布其死亡,人们依然在期待奇迹。4月16日
11:00
黄洋家属进入病房,长时间逗留。
上午11时左右,黄洋的七八个家属由复旦大学校方陪着进了监护室。家属中有位年长女性目测有65岁左右,非常伤心,几乎不能自持,由家人搀扶走进去,至下午2:30,家属还在监护室内,时间已长达三个半小时。4月16日
15:23
黄洋抢救无效去世。
黄洋1985年生,来自四川自贡,家中独子。2004年,他在高考中考出 600 分(满分750),但想读北大金融的他选择了复读。次年,他考出690分的高分,但在填报志愿时,因为觉得要读北京大学有点悬,黄洋选择了复旦,先就读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之后转专业到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