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侨资银行开业 “泉州金改”日渐升温
中新社泉州4月28日电 题:首家侨资银行开业 “泉州金改”日渐升温
作者 苏巧凤 陈龙山
福建泉州首家侨资银行——首都银行(中国)泉州分行26日开业,结束了福建省10年无新外资银行入驻的历史,成为泉州金融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泉州市副市长付朝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泉州是中国第三个金融改革试验区,当地企业正掀起“二次创业”大潮,非常需要金融服务,尤其是像首都银行这样有国际化背景并根植中国的金融机构,“它的到来,可谓恰逢其时”。
距离泉州成为继温州、珠三角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已有4个月,泉州正致力打通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两个通道”,推动金改快速前行,为中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探索新路径。
一方面,自2012年12月25日《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通过后,福建、泉州先后出台相关政策,以一套完备的“组合拳”助力泉州“金改”不断加速。
4月中旬,福建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支持泉州着力打开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通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着力打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通道,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加强规范引导和风险防范,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泉州也先后出台《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鼓励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和《关于开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试行)》等多个文件,进一步指导和激励金改进程。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对在泉州新注册或者新入驻的金融机构和金融配套服务机构,给予一次性重奖。如新设立的区域性银行业金融分支机构奖励50万元人民币,新入驻的外资银行代表处奖励20万元,在泉州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性金融机构奖励最高限额2000万元。同时,对在泉州新设立或新迁入的金融机构和金融配套服务机构,给予购地、购房或租房补贴;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资、鼓励贷款投向小微企业、鼓励金融产品创新与应用等。
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泉州金改步伐越迈越大。泉州市副市长林伯前在日前举行的“泉州金融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介绍,目前,泉州已组织实施金改项目75个,其中近期项目34个、中远期项目41个;成立近40家依托商会、行业协会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社,新设小贷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准金融机构超过20家,注册资金近30亿元。
被誉为“民办特区”的泉州连续14年保持福建省经济总量第一,目前拥有各类民营企业13万家,上市公司77家,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小微企业占90%以上。泉州本地资金、异地商会再加上侨资,民间资本可能高达2亿元。实体经济既是泉州的最大优势,也是金融发展的最大依托。泉州金改区建设,正是瞄准了实体经济、实体金融两大主攻方向。
如今,泉州正迎来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大政策红利,“泉州金改”持续升温。4月20日,泉州成立金融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泉州金改”发挥“参谋者”、“鼓呼者”、“牵线者”、“授业者”的作用,提供智力支持。
作为泉州市金改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纪志宏指出,“泉州金改”任重道远,要进一步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好市场的创造力;进一步统筹地方资源,突破关键环节,在支持产业升级换代、做好风险防范、畅通融资渠道等方面更有作为,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取得新进展。
“泉州金改”一步步向纵深推进。泉州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基本形成与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分层有序的金融组织体系和渠道通畅、融资便捷的实体经济融资服务体系。(完)